-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痛仇快窝里斗——论袁尚、袁谭
亲痛仇快窝里斗 ——论袁尚、袁谭
人物简介:袁谭是袁绍的长子,袁尚是袁绍的幼子。袁绍临终时,废长立幼,种下袁谭、袁尚窝里斗的祸根,曹操乘袁氏弟兄手足相残平定冀州,袁谭兵败被部下斩杀;袁尚败逃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
袁尚、袁谭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故事,发生在他们的父亲袁绍去世之后。
袁绍有一位大太太刘氏,另有五位姨太太;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次子袁熙,字显雍;小儿子袁尚,字显甫。
袁尚是袁绍的大太太刘氏所生。有议者称刘氏是袁绍的“后妻”,若果然如此,袁绍就应该还有过“前妻”。袁谭和袁熙究竟是袁绍不知名的前妻生的呢,抑还也是这位后妻刘氏所生,于史无考。按袁绍和刘氏十分偏爱小儿子袁尚衡情察理,尤其是刘氏一门子心思蛊惑袁绍废长立幼,袁谭、袁熙和袁尚很可能是同父异母弟兄。
三国时代的刘,关、张,结为异姓弟兄,白手起家,同心同德,成就了一番事业;据有冀、幽、并、青四州之祖业的袁氏血缘弟兄,则是窝里狠斗,鹬蚌相争,终于被“渔翁”曹操一个个割了头去!血缘之亲倒不如异姓弟兄,这种事例,不唯在三国时代存在,大干世界,形形色色,即使是留心当世街巷阊里、寨堡乡村,你能说没有这种现象?
说话回头,刨根问底,袁尚、袁谭兄弟阋墙,窝里狠斗的祸根,其实是他们的父亲袁绍种下的。
《三国志·袁绍传》载,袁绍偏爱他的小儿子袁尚。袁绍偏爱他的小儿的主要因素,是袁尚比老大袁谭和老二袁熙漂亮。当然,袁绍偏爱袁尚,也与他十分宠爱袁尚的生身母亲刘氏分不开。但是,把儿女亲情的情愫凌驾于整个袁氏集团的利益之上,最终作出废长立幼决定的人是袁绍,不是刘氏。也就是说,刘氏通过做袁绍的工作,把她的亲生儿子袁尚推上接班人的位置,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的作用。
废长立幼,是导致袁氏兄弟手足相残的根源。袁绍为了让小儿子袁尚接他的班,早在汉献帝建安4年(公元199年),打败据有幽州的公孙瓒之后,就把大儿子袁谭过房给他的哥哥做儿子。袁绍的这位哥哥名叫袁基。袁绍于汉献帝初平元年以盟主的身份,率领关东诸侯讨伐祸乱汉室的董卓,居住京城洛阳的袁氏亲族,包括袁基在内,全部被董卓杀了头去。袁绍把袁谭过房给他的这位已经见了闰王的哥哥,名义上是给袁基延续香火,很有人情味,骨子里却是为袁尚接班扫清障碍,如若不然,他为什么不把老二袁熙过房给袁基?
袁熙(即是三国时代有名的美人甄洛的第一任丈夫。曹操占有冀州后,甄洛被曹丕掳去做了妻子。)生性柔弱,袁绍当时大概是这样考虑的:只要把老大袁谭从接班人的位置上挪开,柔弱的老二袁熙量来是不会对接班的袁尚构成什么威胁的(事实上后来袁尚接了袁绍的权柄之后,袁熙也没有表示出什么不满和牢骚)。倒是老大袁谭很有些本事,袁绍虽然把他过房出去了,但觉得把他留在冀州大本营邺城,难免结交党羽与袁尚争权,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又想出让袁谭去远离邺城的青州(今山东一带),去做青州剌史。袁谭到任后,用武力赶跑了公孙瓒的残余势力田楷,并把北海相孔融打得丢妻弃子,急慌忙乱逃亡许都。袁谭把青州建成袁绍治下巩固的势力范围,自己也拥有了强大的嫡系武装力量。
我们姑且抛开兄弟相残不足为训的话题,单从袁谭与袁尚在袁绍死后一争高下着眼,袁谭得悉袁绍去世,从青州回邺城奔丧,最大的失策,是没有率领他的嫡系武装,因而落了袁尚下风。我们如此观察,并不是偏袒袁谭,幸灾乐祸他们弟兄火拼,只是觉得,军事才能相对卓越于袁尚的袁谭,假使身率嫡系劲旅,以奔丧为名,迅雷不及掩耳人邺城,立马解决了袁尚,使河北四州之地有一个军事政令统一的局面,曹操就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攻占冀、幽、青、并,从而把他们弟兄的头颅割了去。
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沮受,曾十分激烈地反对把袁谭外放为青州刺史,明确对袁绍指出: “此乃祸乱之始也!”为了掩饰任命袁谭为青州刺史真实意图的袁绍,拒不接受沮受的意见,索性以假乱真,阻塞言路,又任命老二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牧,振振有词地说:“吾欲令诸子各据一州,以视其能。”
袁绍为了达到让袁尚接班的目的(同时也不排除他除亲族之外,不信任任何人的心胸),大搞任人唯亲,把一大批追随在他鞍前马后的才俊之士,排斥在独当一面的重要岗位之外,不唯种下了他身后内乱的祸根,也是他以优势力量败在曹操手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古往今来,组建一个集团也好,治理一块地方也罢,作为身系安危成败的主要领导人,凡是老母鸡似的死盯住自己亲族的利益,一门子心思搞小圈子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袁绍与曹操决战,在一败官渡,再败仓亭之后,虽说连遭大败,但并没有败到楚汉相争时,刘邦弱小于项羽的那种地步;军队和高级武将是伤亡了一部分,但是四州之地仍在他手里,钱粮赋税和兵源并不短缺,论综合实力,与曹操比较,仍属半斤八两。只是英雄气短的袁绍,经不起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