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水库除险加固初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综合说明 1.1 概述 1.1.1 工程概况 XX水库位于XXX市XXX乡XXX村,工程地处XXX水系XXX支流XXX河,东经113°55′,北纬26°43′,距XXX镇7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6.5k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304.40m(黄海高程,下同);设计洪水位(P=2%)307.87m;校核洪水位(P=0.1%)309.48m,水库总库容1076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0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4万亩。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隧洞、灌溉及发电引水系统、坝后电站等组成。 大坝原设计为均质土坝,1985年加固时增设粘土心墙。坝顶高程310.0m,最大坝高37.0m,坝顶长132.0m,坝顶宽6.0m;粘土心墙厚1.59m,墙顶高程308.7m,底高程297.0m。上游坝坡坡比1:2.256~1:4.0,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在高程287.0m和299.0m各设1m宽的马道;下游坝坡坡比1:1.716~1:2.917,高程309.12~292.5m之间为块石护坡,高程280.55~292.5m之间为草皮护坡,在高程299.2m和292.5m处各设1m宽的马道。坝趾设排水棱体,棱体顶高程279.9m,顶宽2.0m。 溢洪隧洞位于大坝左侧山体中,为城门形无压隧洞。全断面均采用钢筋砼衬砌,溢洪隧洞进口为一宽顶堰,堰顶高程304.4m,堰宽13.11m,设三孔闸但无闸门,闸顶高程306.4m,厚0.53m。溢洪隧洞洞线顺直,全长150m,洞宽7.50m,高7.65m,进口底板高程303.685m,纵坡i=1/100,采用自由式跌坎消能。 发电及灌溉输水系统为一输水涵洞(简称作输水涵洞,下同),位于左坝肩,前段为钢筋砼圆管,全长91.0m,管径2.4m,壁厚0.4m;后段为圆形隧洞,隧洞长120m,洞径2.4m,采用0.3m厚C15砼衬砌。涵管进口无闸控制,底高程279.0m,出口底高程277.95m,纵坡i=1/200。距隧洞出口45m处设有一发电进水岔洞,洞径1.0m,长60m;距隧洞出口13m处设有一竖井,由平面钢闸门控制。 坝后电站装机容量2×250kw,年发电量93万kw·h。 1.1.2 工程设计、建设过程简介 XX水库于1967年秋由原XXX专署水利处、XXX市XXX镇农水局联合进行了勘测设计,并于同年12年动工兴建。本工程建设初期正值我国“十年动乱”时期,由于受政治原因影响,工程于1970年夏在放水涵管竖井建好,大坝填至清基部位(267m至273m高程)后停工,直到1973年秋才得以重新动工续建。续建阶段主要完成了坝体填筑及溢洪隧洞的开挖衬砌,其中1977年以前完成大坝填筑(至298m止),由民工分公社、分大队、分期分批进行,1977年开始组织专业队伍用爬坡机填土至310m高程;溢洪隧洞于1978年冬开工,1980年底基本建成,工程经过十多年建设,于1980年开始蓄水运行。 据资料记载:大坝动工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做细致的工程地质勘测工作,对大坝右岸也未作清基处理。同时因大坝填筑年代较早,填筑过程中还因故停工三年,受当时施工条件及环境因素制约,加之坝址附近缺乏粘土料,导致大坝填筑土料成份较杂,土质均一性极差,坝体渗漏严重。为此1985年至1986年曾对大坝进行加固处理,在坝顶上游侧冲抓造孔回填粘土心墙,心墙底高程为297m,宽1.59m。 溢洪隧洞于1978年冬开始施工,1980年底基本完工并于1986年6月8日投入使用。灌溉及发电引水涵洞原设计布置在坝右侧,后因掘进过程中遇滑坡体及石英岩层,无法施工,1968年5月改设在坝的左边,于1969年元月竣工。 1.1.3 工程安全鉴定结论及加固建议 XX水库枢纽工程建设初期正值我国“十年动乱”时期,受当时施工条件及环境因素制约,施工质量差、标准低。自1980年投入运行以来,存在坝坡塌陷、大坝渗漏、溢洪隧洞冲刷严重、灌溉涵洞启闭及大坝监测设施失效、工程管理设施简陋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库的正常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为全面评价大坝的安全状况,2004年受XXX市水务局委托,我院对XX水库进行安全评价并提交了《江西省XXX市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2004年6月20日,XXX市水务局主持召开了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会,经现场察看和对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评议,专家组提出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书》,主要结论如下: (1)水库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现状大坝坝顶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仅能满足300年一遇洪水频率。大坝粘土心墙顶高程低于校核洪水位,不满足规范要求。现状溢洪隧洞的泄流能力满足设计泄量要求,洪水下泄对大坝及下游没有影响。 (2)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文档评论(0)

ipad0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