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知人匹配-如皋总工会.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人匹配-如皋总工会

企 业 参 阅 第六十六期 如皋市总工会摘编 2014年11月 本期导读:   高层吹风:创新发展方式   管理建言: 德国企业如何让品牌长盛不衰?(一)   企业文化: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我们重视企业文化的力           量 (一)   管理定律连载:和谐定理(一)   企业·职工:一个小聪明,毁了前程 管理幽默故事:神秘之结 高层吹风 创新发展方式 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和效益,特别是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竞争、贸易、就业等领域的结构改革,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结合,让创造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推动经济从周期性复苏走向可持续性增长。 --11月1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   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不熄引擎。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迫切要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创新。实现这样的创新,墨守成规不行,单打独斗也不行,需要开放、合作与分享。 —— 10月14日 李克强在“开放式创新”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管理建言 德国企业如何让品牌长盛不衰?(一)   德国人对细节的重视、对质量的苛求令人惊叹。去过德国的人都会注意到,德国马桶的水箱是镶嵌在墙里的。这意味着,马桶水箱里的机关零件必须泡在水里几十年不能坏,水箱一旦出问题,必须把墙拆掉。想想后果挺可怕,但德国人就这么自信。 德国的窗户有两种打开方式,一种是常规的横向内拉全开,一种是纵向小角度内倾,后者相当于在窗户上端开了个大缝,既透气又不会漏雨。一位中国游客到了德国,在酒店一拉窗框向内倒下来还以为坏了,找服务员投诉,闹了个笑话。 为何德国的窗户都是向内拉开的?这里面蕴含一个奥秘。德国人说,窗户向内拉开擦玻璃时很方便。想想真是这么回事,如果窗户向外开,你必须将胳膊甚至大半个身体探出窗外才能擦到外推窗户的玻璃外侧,这对住高楼的人来说很危险的。 除了农田和工地,在德国很少能看到裸露的土地,不是铺了草坪就是铺了砖石,所以大风天气里空气中也没有浮土。在一些边角的地方既没铺砖石也没铺草坪,直接就堆了一层小石子,也挺省事,总之就是不让土壤露出来。说到铺地面,德国人很少在地面铺大块的水泥,因为不利排水,除了透水砖,更多是嵌在一起的碎石块。中国古代青砖铺地当然也有同样的透水功能,铺设效率也比嵌碎石块高,但是耐磨程度就差很多了,而且容易生青苔打滑。 对细节的追求不仅蕴藏于日常生活之中,在各种大型工程项目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德国人设计的上海地铁一号线VS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上海地铁二号线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谈到德国人对工作细节的关注: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的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一号线中有那么多的细节在设计二号线时被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停在安全线以内;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砖,乘客很难意识到已经靠近了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每次我到上海的时候,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一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二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