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影响研究 姓名 徐广平 班级 高层次3班 学号 2015503145 学院 民族教育学院 日期 目录【摘要】1第1章 引言11.1 选题意义11.2 文本框架1第2章 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原因22.1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欧美的国内社会背景22.2 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国内条件2第3章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情况分析33.1洋务运动留学期间国际背景???33.2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状况3第4章 对洋务运动时期留学幼童的评价4结语5【摘要】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始于鸦片战争,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两度战败,加之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统治陷入了危机之中。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需要采取自救措施,洋务运动便应运而生。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开办工厂学习近代工业器物的过程中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为了便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选派幼童留学欧美成了洋务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以赴欧美留学为主,由清政府出资设立办事机构管理留学幼童学习生活。在留学生被派出前,以李鸿章 左宗棠为首的洋务臣认真筛选符合条件的留学人才,积极筹措经费,审慎选定官员监督,在这些准备活动结束后,留学幼童分四批派往英美德法,使得留学幼童受到完整的西方教育,学习先进的文明科技,为日后归国富国强兵奠定基础。关键字:洋务运动 留学幼童 引言1.1 选题意义留学风潮席卷的现如今,我们应追溯其历史,全面而又细致的了解中国留学生初始的模样。动荡不安的中国近代史开端是自然经济主导的中国与工业革命培育下的欧洲强烈碰撞,文化,思维的差异使得中国大众对西方有着坚定的排斥心理,但正是在这种情形中,在洋务大臣们策划和资助的下,使留学幼童冲破旧文化对自身束缚,踏上了前往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道路。1.2 文本框架第1章 引言第2章 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原因该章节首先分析洋务运动时期留学幼童的国内社会背景,其次分析派遣留学幼童国内条件和国外现状。第3章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情况分析 对留学幼童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分析留学幼童的前期工作,分析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其中学生学习内容分析为重中之重,分为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特点分析。第4章 对洋务运动时期留学幼童的评价 该章为本事件的总结,从留学幼童的成长归来,服务近代北洋海军,科技事业,教育事业进行分析。第2章 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原因2.1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欧美的国内社会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欣痛定思痛,意欲图强。在此之前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例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因为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即所谓“中外和好”的“和局”。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和局”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政府统治的危机感。曾,李,左诸人都为剿灭的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2.2 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国内条件中国留学运动的兴起同其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相关度,它同国内矛盾的凸现、社会问题的棘手、新时代课题的产生密不可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涌来,中西文化由此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而每一次战争的失败,都不得不使“天朝上国”的人们惊恐和深思。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尽管封建的顽固派仍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但部分先进的、开明的中国人已迅速地惊醒,勇敢地接受西方文化的挑战,并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积极主张。当然,要获取西方文化,最好的途径就是出国留学了,正所谓“今日中国求学之方,以出洋者为直接之关系”。毫无疑义,救亡图存的强烈使命感,是促使爱国知识分子出洋留学的重要原因,留学救亡构成了留学运动迅猛发展的社会基础。近代中国留学运动要达到的时代目标、解决的时代课题是从外国列强的欺压下解救中国。 洋务派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分批派遣青年才俊赴欧美学习军事技艺,施派遣留学幼童的国内条件,既有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有着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大臣在主观行动上的积极争取。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及平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洋务派深刻的认识到清朝军队的技术落后,学习先进的西方军事技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