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魏海彦老师儿女们的一封信.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给魏海彦老师儿女们的一封信

写给魏海彦老师儿女们的一封信四月二十五日早晨七时二十五分,我拨通了河南魏老师家的电话。通话中我得知魏老师已于四月二十日病逝了。放下手中颤抖的话筒,魏老师那高大的身影和严肃的面孔,又浮现在我饱含泪水的眼前。难忘的中学时光,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在魏老师的来信中说,他是一九六一年秋天由红旗中学调到永丰中学的,一九七三年三月调回河南省郾城县老家。在永丰中学工作的几十年里,魏老师一直住在自己的一个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吃食堂饭。我读初中的每年假期,老师们都有运动和会议。魏老师回家的次数和时间都不多。听说文革时期,有时连春节都不能回家了。每到端午节这天,我们刚起床后就会发现紧挨学校西边的大山顶上站着一个人,他面向南方。早操上魏老师不见了,山顶上一定是他。上完早晨两节课后,魏老师仍站在那高高的山顶上,眺望着南方。这天我们会发现魏老师的眼圈通红,当时我们只有十几岁,紧张的学习生活根本顾不上去多想这些事。同学们之间只是随便说一句,魏老师想回家了。现在我想:老师也许一夜没有入睡。在哪高高的山顶上,他到底流了多少眼泪?!眺望南方,他在对河南的父母、妻子、儿女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河南魏老师的亲人们,每逢佳节,又是怎样过的呢?我是永丰中学第三届招收的学生,听老大哥班的同学们说:他们一入学时,每天是建校劳动,直到上冻后才开始上课。土屋内既是教室又是宿舍。屋地上铺一层莜麦秸。晚上在麦秸上睡觉,白天爬在铺盖卷上读书。我一入初中校门还是上午上课下午建校劳动。后来虽然全天上课,但是学校每周都安排劳动,一直到毕业。我们的教室和宿舍全是土房,女生的宿舍是:一间间低矮的小土房里,盘着对头土炕,中间只有四尺多宽的过道,人多宿舍少,睡觉翻身都有些困难。在国家困难时期建校,老师们忍着饥饿讲课,学生们饿着肚子学习,师生们都要参加建校劳动。在这种条件下,魏老师主持着学校的教学工作。魏老师给我们讲过政治、历史课。在历史课上,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这些知识我至今不忘。回乡后,当我把这些知识说给别人听的时候,人们都说我懂的历史知识真多。可他们是根本不会知道,我这点知识是魏老师给的。魏老师啊!您的知识太多了,我真想再听听您讲的课。也许是魏老师的决定,学校办起了《学习生活》周报。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李铎老师。有时候语文组的老师们还让一些写字好的学生去帮忙刻板、油印。各班学生都踊跃投稿,魏老师经常发表一些文章供大家学习讨论。记得我班史秀同学的一篇论文受到了魏老师的高度表扬;还有七班吕光明同学写的一首“反对骄傲自满”的小诗,读后让人回味无穷。办油印小报虽然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但是他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兴趣,更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六四年春,学校除了初三班学生和任初三语文数学的老师外,都去黑山庙林场栽树。带队的就是魏老师。一个小小的林场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人。场部只好腾出一些库房、棚圈,就地铺上半尺多厚的黄草来安排住宿。林场的春天经常刮大风。有几次我们正在栽树,突然刮起了沙尘。离我们不远干活的工人都提前收工了,但我们仍然低着头、弯着腰、眯着眼、不停的干着,一直坚持到收工。紧张的栽树劳动场景感动了林场的职工们,技术员每天都在夸奖我们。一位姓李的场长每次到工地上都要表扬我们师生。记得有一天从锡盟地区来了几位领导。当他们亲眼看到师生们有序的分工,争先恐后地认真负责的栽树,又得知我们是来自农村中学时,个个赞叹不已。可能是一位大一些的干部,站在我们师生面前激动地说:“真是一伙好学生、好老师,不用问,你们的学校一定更好!”每天傍晚,男生们还要和林场工人进行篮球比赛。同学们良好的球风球技,使场部这些林校毕业的职工们都很佩服。他们只能说:“你们学校体育搞得真好!”而同学们也私下议论说:“如果初三班来了,你们输得会更多.”有一天晚上,师生们还给场部举办了文艺晚会。演出的节目大都是在学校晚会上演过的。胡振罡、朱启珍自编自演的《夸林场》相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吕光明,马桂芳演出的《逛新城》节目,让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马桂芳唱的《珊瑚颂》歌声,划破了林场那宁静的夜空。张佑乐老师那婉转悠扬的笛声,王东军、刘凤阳老师那优美动听的琴声,让草原的夜色更美了。前来看演出的家属们纷纷议论说:“这些孩子真行、太亲了,老师们拉的乐器太好听了。”前来看演出的还有一些从小河套牧场骑马赶来的牧人们。节目一再增加,深夜结束时,观众仍不愿离去。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在林场,师生们还给场部出了两期黑板报。那漂亮的粉笔字画,受到了围观群众的好评!在林场的十天日子里,同学们严守纪律,处处已雷锋为榜样,从不在场部乱跳乱闹。中午休息和晚上熄灯后,住处静悄悄的。一位当过兵的工人就直接对我们说:“你们真像是部队。”在离开林场的那天清晨,我们早早吃罢了饭。场部仍旧派了三辆三套马车,和学校的马车一起装上了行李。我们排好了队,又要开始步行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