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医晶片设计-kuasedu.tw.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医晶片设计-kuasedu.tw.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 D型微混合器之Re=1壓力圖 62 D型微混合器之Re=10壓力圖 63 D型微混合器之Re=100壓力圖 64 D型混合器上側入口端壓力 65 D型混合器兩側入口端壓力 66 D型微混合器之Re=0.1速度圖 67 D型微混合器之Re=1速度圖 68 D型微混合器之Re=10速度圖 69 D型微混合器之Re=100速度圖 70 D型混合器Re=0.1局部濃度分部圖 71 D型混合器Re=1局部濃度分部圖 72 D型混合器Re=10局部濃度分部圖 73 D型混合器Re=100局部濃度分部圖 分析結果討論 根據A型混合器的模擬結果可知道,只靠液體間的相互擴散來進行混合,其效果並不顥著,只有證明當Re=0.1時其混合效果會比Re=1、Re=10、Re=100還好。 而導入寬度差設計的B型混合器,使兩流體交會後分成兩道分流,寬度差流道提供下游流場加速度成分而使兩流體間的接觸面積有增加。 C型混合器增加了兩個寬度差區域,混合情況確實有改善。D型混合器的增加寬度區域的數量來到了8個,當流體雷諾數較大(Re=100)時,混合效果相當良好。 由此可知,障礙塊的數量會影響混合情況且無論設置障礙塊的多寡,流體流過障礙塊時,均會產生加速度的作用,不過隨著障礙塊的增加,微混合器的出入口端之壓力差會愈來愈大。 74 晶片製作方法簡介 為求大量製造及減少晶片製作時間,在此研究中,應用模具的概念,製作模仁後便可以熱壓的方法大量複製塑膠晶片。 晶片材質選用PMMA,其原因是PMMA具有極佳的透明度,化學穩定性及耐候性高,而且容易加工。 將複製完成的晶片鑽孔後,與另一空白之PMMA結合、接管,完成一個十字型微流式細胞生物晶片。 75 鋼片加工 塗布光阻 曝光顯影 蝕刻 電鍍 研磨 去電阻 模仁製作簡易圖 (摘自國立中正大學鄭凱駿 微流式細胞生物晶片於病毒檢測之應用 2005) 76 77 加工完成模仁 (摘自 國立中正大學 鄭凱駿 微流式細胞生物晶片於病毒檢測之應用 2005) 78 熱壓成型 (摘自 國立中正大學 鄭凱駿 微流式細胞生物晶片於病毒檢測之應用 2005) 將模仁熱壓成型在壓克力板上 79 晶片熱壓結合 (摘自國立中正大學 鄭凱駿 微流式細胞生物晶片於病毒檢測之應用 2005) 將有流道的壓克力板與另一片空白壓克力結合形成封閉的晶片 80 樣品流、邊鞘流為待測流體入口處,紅色處為偵測點做為流體混合程度觀察處。 結合完成晶片 (摘自 國立中正大學 鄭凱駿微流式細胞生物晶片於病毒檢測之應用 2005) 結語 傳統的生醫檢測上,雖然檢測技術已達到一定標準以上的靈敏度,但仍然有許多進步的空間,例如傳統的檢測儀器因較大型所以攜帶不便、需檢測樣品多而造成時間冗長、檢測系統耗費成本過高等缺點,因此無法達到普及性,而這些缺點都在系統微小化後可以得到解決的方案。 傳統大尺寸的流體可以利用攪拌或者其他方式造成紊流來達成混合;而在微系統中,因為流速很慢,尺寸小,導致雷諾數很小的情形下,流體會以層流的方式流動,不易以紊流的形式混合。因此,如何設計出一高效率、穩定之微型混合器是目前在微流體研究方面相當重要的一個課題。 81 * * * * * * * * * * * B型混合器設計 A型與B型混合器的不同處在於三流道相交處下方加入一個三角形障礙塊之後再加入一個混合腔,障礙塊與側邊之管道幾何形狀配置為縮口之形式,經此一變更,改變原來A型混合器流道上側流體聚焦的功能,增加兩流體之間的接觸面積之方式,來達成加強混合效果之目的。 29 30 B型微混合器之Re=0.1壓力圖 31 B型微混合器之Re=1壓力圖 32 B型微混合器之Re=10壓力圖 33 B型微混合器之Re=100壓力圖 34 B型微混合器上側入口端壓力 35 B型微混合器上側入口端壓力 36 B型微混合器之Re=0.1速度圖 37 B型微混合器之Re=1速度圖 38 B型微混合器之Re=10速度圖 39 B型微混合器之Re=100速度圖 40 B型微混合器Re=0.1局部濃度圖 41 B型微混合器Re=1局部濃度圖 42 B型微混合器Re=10局部濃度圖 43 B型微混合器Re=100局部濃度圖 C型混合器設計 與B型混合器相比可知,混合器C的微結構混合腔區流道中多了一個三角形障礙塊。 44 45 C型微混合器之Re=0.1壓力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