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 (4.6)曝气理论基础
4.6 曝气的理论基础 4.6.1 氧转移理论 4.6.2 氧转移的影响因素 4.6.3 曝气池供氧量和供气量的计算 气体通过气液界面的传质问题也就是如何计算通过界面所受的阻力问题. 知道了阻力,传质的通量也就能计算得到. 气液界面附近区域难于进行观察和试验,故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 双膜理论(Whitman) 浅渗理论(Higbic) 界面更新理论(Danckwerts) 4.6.1 氧转移原理 1、菲克定律 2. 双膜理论与氧总转移系数KLa 2)液膜中溶解氧的浓度梯度 曝气的作用与方式概述 活性污泥法的三个要素 构成 一是引起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的微生物,也就是活性污泥; 二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微生物的食料; 三是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给曝气池供氧谓之曝气。 曝气的作用与曝气方式 曝气作用: 充氧 搅拌混合 曝气方式: 鼓风曝气 机械曝气: 纵轴表面曝气机——曝气叶轮 横轴表面曝气器——曝气转刷 鼓风+机械联合曝气系统 Vd —— 物质的扩散速度(g/h·m2) DL —— 扩散系数 ( m2/h) C —— 物质浓度(g/m3) X —— 扩散过程的长度(m) —— 浓度梯度 (4-62) 通过气液界面氧的扩散速度Vd dM/dt —— 单位时间通过气液界面扩散的物质量 A —— 气液界面的面积 将(4-62)式代入: (4-63) (4-65) · 层流阻力大 于紊流阻力 · 气膜 Pg→Pi Pg≈Pi 液膜 Cs →C · O2难溶于水,阻力集中在液膜上 · 液膜成为氧转移的控制步骤 (4-64) Xf=液膜厚度 (4-66) 3)氧转移速率 —— 氧传递率(KgO2/h) DL —— 氧分子在液膜中的扩散系数(m2/h) (4-67) 氧转移速率 ① 氧转移速率公式的推导 —— 液相中氧转移速率(KgO2/m3·h) V —— 曝气池中混合液容积 KLa—— 氧总转移系数(1/h) 过程阻力 ↓ KLa↑dC/dt ↑ 反之亦然 · 1/KLa (h)——表示曝气池中DO浓度从C提高到Cs所需要的时间 过程阻力 ↓ KLa↑1/ KLa ↓ 混合液DO浓度从C提高到Cs所需的时 间减少,说明氧传递速度快。 (4-68) (4-69) ② 对 公式的讨论 提高dC/dt值的措施 · 提高KLa值。增大界面A→减小气泡的粒径。 降低液膜厚度Xf →加强紊流程度 · 提高CS值。→提高气相中的氧分压:纯氧曝气;加大曝气器的浸没深度; 深井曝气 的测定 a)水中无氧状态下的测定法 ——用清水进行测定 · 用Na2SO3或N2气脱氧,使DO等于0 · 启动曝气充氧,每隔一定时间测定 DO值,直至DO达到饱和 以充氧时间为横坐标,以DO为纵坐标得一曲线,并求相应点的斜率dC/dt 。以DO为横坐标,以dC/dt为纵坐标得一直线,直线得斜率即为KLa ● ● ● ● ★ ★ ★ ★ b) 对曝气池混合液的测定 对于混合液,氧的变化率是氧的转移率与活性污泥微生物耗氧率R之差,即: R——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耗氧速率R(mg/L?min) 可写为: - 截 距 斜率 4.6.2 影响氧转移的因素 Cs——氧的饱和浓度 (4-68) 污水中存在着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表面活性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乙醇,是一种两亲分子,极性端羧基COOH-(亲水)或羟基-OH-(亲水)插入液相中,而非极性端(疏水)的碳基链则伸入气相中。 如 C17H35 — COOH 非极性端 极性端 疏水 亲水 极性端 非极性端C17H35 COOH (亲水) (亲气相,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