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的特点和常用术语 1. 特点 (1)灵敏度较高 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检测下限一般为10-5 mol?L-1,有些体系也可能达到10-6 mol?L-1。 通常助色基团是由含孤对电子的元素(如:氧、氮和卤素等)所构成的官能团,如:-NH2、-OH、-OR、-SH、-SR、-Cl、 -Br、-I等。 (4) 红移 由于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或溶剂极性影响等原因,使吸收谱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长移或红移。 4. 温度:显色反应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显色温度的确定,需要根据反应性质来加以选择。 此外,温度对光的吸收和颜色的深浅均有影响,所以在绘制工作曲线和进行样品测试时,操作温度应尽量保持一致。 3. 反应条件的选择 显色反应一般应满足的条件: 生成的有色化合物应有较大的摩尔吸收系数; 有较高的选择性; 有色化合物组成应恒定,稳定性好; 生成物与显色剂的?max之差??一般应大于60 nm。 常用于吸收光谱测定中的缓冲溶液有: NaH2PO4+ HCl (pH =3) NaAc + HCl (pH =5) KH2PO4+NaOH (pH =7) H3BO3+KCl (pH =9) H3BO3+NaOH (pH =11) 精确求取摩尔吸收系数的方法是:在不同带通宽度时测定表观摩尔吸收系数,绘制表观摩尔吸收系数对带通宽度的曲线关系图,将曲线外推到带通宽度为零处,这时相应的摩尔吸收系数即为精确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 对吸收池的要求:主要是能透过所研究的光谱区辐射线。 吸收池的两个光学面必须平整光洁,使用时不能用手触摸。 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两种。 吸收池有多种尺寸和不同结构,吸收池的光径可在0.1 cm~10 cm之间变化,其中以1 cm光径吸收池最为常用,根据使用要求选用。 在用于高浓度或低浓度测定时,可相应地采用光径较小或较大的吸收池。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现在广泛使用的检测器是光电倍增管。 它不仅响应速度快,能检测10-8~10-9 s的脉冲光,它可将光电流放大至106~107 倍;而且灵敏度高,比一般光电管高200 倍。 多通道光度计使用的是硅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Diode Array Detector,简称DAD)。 b. 电视式显示和电子计算机绘图迅速普及 表头? 数子电压表? 电视式显示 c. 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已成为主导 光电管或光电池? 光电倍增管(灵敏度高、 响应快) 对于具有相同发色团的不同物质,如果都取相同的重量(或配成相同浓度的溶液),则分子量越大者,发色团所占的比例越小,吸收强度越小;反之,分子量越小者,发色团所占的比例越大,吸收强度就越大。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 3.《现代仪器分析》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分析教研室编,1983年 4.《分光光度分析》(分析化学丛书第四卷,第一册),科学出版社,罗庆尧、邓延倬、蔡汝秀、曾云鹗编著,1998年第二次印刷,1992年第一版 7.《分析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成都工学院,上海化工学院编,1979年 8.《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陈培榕、邓勃主编,1999年12月第一版,2004年5月第4次印刷。 11. 《实用仪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杨根元,金瑞祥,应武林 主编,1997年9月第2版,1997年9月第一次印刷。 7. 有机化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某种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该物质内部特征结构的反映。 所谓物质的内部特征结构,主要指的是该物质分子中所含有的发色团。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的最新进展 (1)多组分不经分离、直接测量; (2)联用技术; (3)积分光度法进入复兴时期。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1. 电子光谱(亦称紫外-可见光谱)产生的本质是什么? 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通常有哪几种价电子跃迁类型?除此还有哪两种跃迁可产生UV-Vis吸收谱? 3. 在有机物紫外-可见吸收谱解析中吸收带如何分类?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的对比度是指什么?在实际分析测定中有什么意义?影响对比度的因素有哪些?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有哪些扩展方法?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的特点有哪些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