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景及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的景及情

LOGO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缘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及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 “寓情于景”重点在景,“情”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 二者如果“表现出色”,就称作“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首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从而塑造出词人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及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 寓情于景 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及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情景交融 双调 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及景高度的统一起来。 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二、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乐情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哀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乐情 乐景写哀情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哀景写哀情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 端居①??? 李商隐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 阶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