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咳喘滴丸成型工艺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肺咳喘滴丸成型工艺探究

宣肺咳喘滴丸成型工艺探究   作者:韩亮,郭晓玲,孟青,艾祥,冯毅凡 【摘要】   目的 将宣肺咳喘方提取物制成滴丸,并优选其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并结合单因素平行实验的方法,以滴丸的硬度、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冷却温度、滴头口径、滴速、滴距等的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90 ℃,滴头内径4.1 mm,滴距5 cm,滴速45滴/min,冷却温度10 ℃。结论 建立的工艺可行,所制滴丸符合滴丸制剂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 宣肺咳喘滴丸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Xuanfeikechuan dripping pills.Methods Orthogonal design and parallel experiment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temperature of drug,temperature of cooling, internal diameter of burette, dripping distance and dripping speed. The hardness, weight variation,resolving time and grain roundness were used as criteria for evaluation.Results The optimum dripping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the temperature of drug was 90 ℃, the temperature of cooling was 10 ℃,the internal diameter of burette was 4.1 mm,dripping speed was 45 drops perminute,and dripping distance was 5 cm. Conclusion The moulding techniques are feasibl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Xuanfeikechuan dripping pills.   Key words:Xuanfeikechuan dripping pills;moulding techniques;orthogonal design   宣肺咳喘方来源于部颁标准中收载的中药紫茶颗粒,由紫花杜鹃和矮地茶两味药材组成,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寒性咳喘[1]。紫茶颗粒原工艺是采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合并提取精制药材。根据各药材有效成分的性质[2,3],本文改用大孔吸附树脂等精制工艺,分别得到药材的有效部位,进一步以药效学为指标配比优化得到了宣肺咳喘方。滴丸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剂量准确等优点。本文参考文献[4],将宣肺咳喘方提取物制成滴丸,以满足临床急症的需要。现将其成型工艺条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仪器与材料   宣肺咳喘滴丸提取物(自制,过100目筛,记为ZC),聚乙二醇4000(PEG4000,汕头市光华化学厂),聚乙二醇6000(PEG6000,汕头市光华化学厂),二甲硅油(镇江市宏扬硅氟材料厂),液状石蜡(广州市创博华工有限公司)。滴丸机(广东药学院药物研究所),ZBS6E智能崩解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物与基质混合方式的选择      以ZC与基质(PEG 4000)融合的难易、流动性的好差来确立药物与基质的混合方式。方法一:ZC加入熔融的基质中,搅拌均匀;方法二:ZC与基质混合后,熔融,搅匀;方法三:ZC加少量乙醇溶解后加入熔融基质中,搅拌均匀后挥去乙醇。结果判断:混合情况根据药物与基质混合均匀所用的时间来衡量,如所用时间较长,则混合较困难,反之则混合容易;流动性是用玻璃棒将溶融的料液搅起,玻棒成45°,如料液成细流流下,没有间断,则说明流动性好,如有间断,则说明流动性较差。结果见表1。   表1 药物与基质混合方式选择(略)   Table 1 Mixing mode of drug and matrix   结果表明,方法二的混合方式,药物与基质融合性较好,流动性好易于滴制,且试验时间适中,所以采用药物与基质混合后再熔融搅匀的方法。   2.2 载药量及基质选择      据文献报道,载药量与基质种类对滴丸成型影响较大[4,5]。根据ZC提取物特点,选择水溶性的聚乙二醇(PEG)为基质。称取适量基质与药物混合,水浴90 ℃熔融,搅匀,观察其流动性,冷却后手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