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竹教育研究发展暨网路中心
新竹縣政府傳染病疫災防救標準作業程序
為使傳染病疫災發生時,本府各權責單位有效執行災害應變措施,以發揮整體救災效率,杜絕傳染病之蔓延,並強化災害預防及相關整備措施,以掌握防疫時效,使疫情降至最低程度,保障縣民之健康,特訂定本程序。
二、本程序用詞定義如下:
(一)疫災:指傳染病之發生超過預期,且可能造成民眾身體及財產之重大損失。
(二)傳染病:指下列由中央主管機關依致死率、發生率及傳播速度等危害風險程度高低分類之疾病:
1、第一類傳染病:
指天花、鼠疫、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狂犬病、炭疽病、H5N1流感。
2、第二類傳染病:
指白喉、傷寒、登革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副傷寒、小兒麻痺症、桿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瘧疾、麻疹、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漢他病毒症候群、霍亂、德國麻疹、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屈公病、西尼羅熱、流行性斑疹傷寒。
3、第三類傳染病:
指百日咳、破傷風、日本腦炎、結核病(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除外)、漢生病(痲瘋)、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急性病毒性肝炎(A型除外)、流行性腮腺炎、退伍軍人病、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梅毒、淋病、新生兒破傷風、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漢生病(Hansen’s disease) 。
4、第四類傳染病:
指疱疹B病毒感染症、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肉毒桿菌中毒、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Q熱、地方性斑疹性傷寒、萊姆病、兔熱病、恙蟲病、水痘、貓抓病、弓形蟲感染症、流感併發重症、庫賈氏病、NDM-1 腸道菌感染症。
5.第五類傳染病:
指裂谷熱、馬堡病毒出血熱、黃熱病、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拉薩熱。
(三)通報:指負責報告義務之醫事人員發現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致死屍體,於規定時限內,逐案或定期彙整個案數向新竹縣政府衛生局(以下簡稱衛生局)報告及其他政府機關(構)將前述個案資料轉知衛生局之行為。
(四)通報義務人:指醫事人員、村(里)長、鄰長、村(里)幹事、警察人員或其他發現疑似傳染病之病人或因疑似傳染病致死屍體之相關人員。
(五)疫情調查:指衛生機關為了解傳染病發生之原因、病例資料及其分佈、病媒分佈與發現疑似病例、傳染病帶病原者、接觸者及危險族群所為之措施。
(六)檢驗:指為確定診斷或研判疫情,由實驗室就所採集之人體、環境、食品、飲水等之檢體進行化驗、鑑定或其他必要之檢查等行為。
三、作業內容:
(一)流程圖:如附件一。
(二)流程說明:如附件二。
附件一
新竹縣政府傳染病疫災防救標準作業流程圖
作業階段 作業流程 權責單位/人員
1.衛生局、環保局、農業
1.衛生局、環保局、農業處、
教育處、勞工處、社會處、
民政處、警察局、家畜疾病防治所
1.疫災徵兆
1.疫災徵兆
疫
災
2.衛生局、環保局、農業處
2.衛生局、環保局、農業處、
教育處、社會處、家畜疾病防治所、綜合發展處(新聞科)
2.疫災預防
<第一階段>
防
3.各權責單位 疫
3.各權責單位
3.疫災整備<第二階段>
3.疫災整備
<第二階段>
整
備
4. 各權責單位
4. 各權責單位、衛生局
4.疫災應變<第三階段>
4.疫災應變
<第三階段>
災
應
變
5.各權責單位6.各權責單位
5.各權責單位
6.各權責單位
5.疫災善後
<第四階段>
疫
災
善
6.疫災管理 後
6.疫災管理
附件二
新竹縣政府傳染病疫災防救標準作業流程說明
作業
階段
作業
流程
步驟說明
權責
單位
疫災預防
1.
疫
災
徵
兆
傳染病為事先無法預測,或經由儀器明確測知之突發性災害,故應建立監測系統,以持續收集疫情資料,並利用「行政院衛生署傳染病通報系統(https://ida2.cdc. gov.tw/ida2/)」作為輔助監測工具。
衛生局
壹、衛生局及各有關單位平時即應掌握轄區內各項傳染病之疫情,隨時注意有無流行發生之可能,並應特別注意機關團體,如工廠、學校等,如有異常請假情形時,應立即派員進行個案調查及採行防疫措施。
衛生局
環保局
農業處
教育處
勞工處
社會處
民政處
警察局
家畜疾病防治所
貳、與轄區內定點醫師保持良好聯繫,以早期偵測流行之發生,並依傳染病防治法於所規定各種疾病之通報時效內通報衛生局,並填寫傳染病個案(含疑似病例)報告單,其各類傳染病之通報時效如下:
一、第一類、第二類傳染病,應於二十四小時內通報。
二、第三類傳染病,應於一週內通報,必要時,中央主管機關得調整之。
三、第四類、第五類傳染病,依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期限及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