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复习提纲-苏科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复习提纲-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提纲 一、复习提纲 第1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1、生物:指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 ②生物需要摄入营养③生物要进行呼吸和排泄④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⑤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2、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观察上图的显微镜,辨认显微镜的每一部分,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1) 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2) 照明部分: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 (3)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 3、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 4、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 对光: (三转)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 低倍镜观察: A. 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 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 高倍镜观察:(做到先低后高) A. 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勿提升镜筒) 收镜 (两后,两旁,一垂,一降) 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5、科学探究有三个要素:明确的目标、探究过程、结果。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第2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1、对于每种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 和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共生、捕食、寄生等。)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3、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 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 第3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是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并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 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或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如细菌、真菌,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不是孤立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4、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