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
经济学说史教程 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本章评述继萨伊、马尔萨斯之后的经济学家,他们抛弃了古典经济学,另寻说辞适应新形势。西尼尔以“节制”说明利润的来源,证明资本主义不存在无偿占有。约翰·穆勒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分配规律是历史的,应改变分配以满足无产阶级的诉求。凯里主张保护关税以抵制英国。凯里与巴师夏惧怕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编造了阶级利益和谐论麻痹大众。 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 一、西尼尔生平与著作 1.生平:纳骚·威廉·西尼尔(1790—1864)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曾就读于伊顿学院、马格达连学院和牛津大学等院校。1819年,在伦敦担任律师。1825年,担任牛津大学教授。还担任过政治经济学考试委员会、调查集会结社、 罢工运动委员会、济贫法修改委员会委 员,高等法院院长等职。 2.著作:《政治经济学大纲》、《政治 经济学绪论》、《论工厂法对棉纺织 业的影响的书信》等。 二、纯经济学 西尼尔认为应把政治经济学改造成为纯经济学,只以财富为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讨论财富的性质、生产和分配,”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客观规律,而不研究这些规律所导致的后果是否合适、公平与合理。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是实证的而不是规范的科学。 西尼尔在英国经济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了经济学要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建立“纯粹经济学”的实证经济学思想,在经济学说史上,成为继萨伊之后公开以实证分析作为经济学科学化标志的首倡者。 在西尼尔看来,上述四个基本命题中,第一个命题是意识的问题。其他三个基本命题,则是观测的问题,是对第一个基本命题的注解。 西尼尔对政治经济学四个基本原则的提出和论述只不过是旧的功利主义、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萨伊经济学说的继续和发展。但是,其中关于生产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适销对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增加财富生产,集中劳动和其他生产手段的力量,促进生产的发展等观点,还是值得参考的。 三、价值理论 西尼尔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效用、供给有限性和可转移性三个因素构成。 效用是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的能力。一种物品随供应量增加,效用越来越小。价值生产三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供给是有限的。劳动者的劳动是对快乐与自由的牺牲,资本家的资本是资本家欲望的节制,个人消费的牺牲价值就由这两种牺牲生产出来。他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 西尼尔认为,确定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应取决于两个因素: 1.决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 2.决定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供给则是受劳动、自然要素和节制这三种生产手段制约的。 西尼尔在分析生产成本时指出,在自由竞争下,生产成本是价格的调节者。 西尼尔的价值论,实际上和萨伊的一样,都是生产成本论。他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对商品效用作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它是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西尼尔在对价值作进一步的说明时,则又用价格代替了价值,而转到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决定价值上去。 四、利益协调的分配论 (节欲论) 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为资本家辩护的“节欲论”。 节欲指节制欲望,认为资本是资本家的一种牺牲,资本家为提供生产资料,牺牲了个人消费所给予的享乐和满足,这种牺牲应有所报酬,就是利润。 劳动是工人放弃自己安乐和休息所作的牺牲,资本则是资本家放弃目前享乐所作的牺牲,是对自己欲望和个人消费所作的节制。因此,工资是对工人牺牲的报酬,利润是对资本家“节欲”的报酬。 他继承了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对劳动和资本作了主观主义的解释。 但是“牺牲”和“节欲”都是主观主义的,根本无法计量。于是他用价格替换价值,认为在竞争条件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会接近劳动和资本所构成的生产费用。 尽管这样,西尼耳还是不能说明价值决定的问题。他把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歪曲为共同牺牲的平等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抹煞和掩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 五、西尼尔的经济政策主张 西尼尔作为济贫法修改委员会的委员,亲身参与了济贫法的改革、工厂法的制定和手工织布业工人的调查等活动。 提出“最后一小时”理论,替利润辩论。“最后一小时”:当时,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11.5小时,只有在最后1小时才能生产出纯利润,如果减少1小时,纯利润消失,如果减少1.5小时,总利润消失。因此,工人劳动时间绝对不能缩短为10小时。 马克思对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作了详尽的分析和深刻的批判。事实上,西尼尔并不懂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工人用具体劳动把不变资本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的同时,又用抽象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工人每个小时的劳动中都包括旧价值的转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章 贪心法.ppt
- 第10册课文知识点第四单元1.ppt
- 第07章 碎步测量11-5.ppt
- 第05章 著名汽车公司与商标.ppt
- 第1-2章玻璃结构性能等.ppt
- 第10章 检验、索赔与定金罚则.ppt
- 第10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行车调度.ppt
- 第10章 第2节排列与组合(理).ppt
- 第10章_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离退休制度.ppt
- 第10章 流水施工原理.ppt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火灾预防与逃生消防器材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写作思路拓展与作文情感共鸣训练试题.docx
- 2025年《初级会计实务》章节重难点解析,实战复习试题与解析.docx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试卷:英语短剧表演脚本舞台灯光与音响控制.docx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试卷——艺术审美心理在电影艺术中的体现试题.docx
- 第八单元我锻炼我健康(A卷知识通关练)-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AB卷(青岛版六三制).docx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案例分析题库解题技巧卷.docx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