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doc

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摘 要: 关键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防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护理工作是高度繁重、高度紧张、高标准要求的职业,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须具备保护自己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医院是患者高度密集,高精医疗技术密集,抢救治疗工作密集的场所,加上名种生物、理化、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易受到极大的威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护理人员及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护理工作高度繁重,职业防护缺乏或不完善;“看病贵、看病难”、医患矛盾尖锐等社会问题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再加之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职业保险制度,使我国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面临更大的威胁。随着护理工作在现代生活中的日益重要,影响并威胁着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日渐暴露,亟需探寻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防护制度,以推动护理事业健康发展。本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分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各种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希望以此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有所裨益。现报告如下。 1 影响因素 1.1 物理环境因素 1.1.1 噪音污染:由于各种监护仪,呼吸机及共它机器正常工作状态下发出的声音,电话铃声、患者的呻吟、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报警声,长期在这些噪音下工作易引起听力下降,烦躁、失眠、头痛等[1]。 1.1.2 电离辐射:高科技的监测技术,治疗设备已广泛应用,以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是其产生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特别是血液系统危害极大[2]。 1.1.3 化学消毒剂残留:根据医院消毒隔离规范的要求所做的消毒处理,导致低浓度挥发剂长期残留如过氧乙酸、戌二醛等刺激人体的皮肤黏膜,致过敏性皮炎,甚至诱发过敏性哮喘[3]。此外,紫外线灯及臭氧灭菌机释放的大剂量臭氧也对人体有危害 [4]。 1.2 生物因素:患者的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及血滤患者的超滤液等。为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源,锐器伤也为病原菌的传播如乙肝甚至艾滋病等的传播提供途径[5],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也威胁着护理人员的健康[6]。 1.3 生理因素: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士缺编,导致护士长期满负荷运转和连续无规律的工作,频繁夜班扰乱了人体生物钟节律,导致生理疲劳,随着年龄增长,对身体的影响日趋明显[7]。不规律用餐时间,破坏消化酶分泌规律,导致胃肠道的疾病[8]。大量的继续教育项目和频繁的考试,严重占用了护士的休息时间,影响了护士的睡眠和身体健康。有统计:某市平均每个护士1年参加33场考试,其中1位护士竟然参加了54场考试,平均每周1次考试[9]。 1.4 心理社会因素:护理人员要面对很多两难境地,如生离死别和对某些疾病的无能为力等,还有患者的愤怒、恐惧和悲伤等,以及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医护关系不协调等。工作无成就感、长期紧张工作也极易导致心理疲劳,若不及时纠正,心理疲劳是最危险的隐患。 1.4.1 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护患、医护关系,尤其是护患关系。原则上护士即使遇到歪曲事实、情绪激动、痛骂护士的患者,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态,帮助其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做出精神妥协[10]。 1.4.2 护士的工作压力大:临床第一手资料,直接来源于护理人员的观察,这就要求护士不论是体力上的消耗还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均会使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巨大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易导致身心疾病。 1.4.3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过强:部分患者只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利,只顾自己有没有利益可得,不考虑如何体谅别人,忽略了医护人员的感受。加之新闻媒体对医患关系负面报道多,加剧了护患关系的紧张程度[12],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1.4.4 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昼夜值班打乱了昼动夜息的生活节律,给家庭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11]。因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时间“错位”,影响了夫妻感情、孩子的教育等,给家庭的和睦增添了危机因素,无形之中加大了护士的生活压力,给护士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2 预防措施及对策 2.1 加强物理环境管理: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浸泡物品的消毒液应加盖,配制时要带好口罩、帽子、手套,避免个人长期配制消毒液,避免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或监护仪屏幕,应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检测,经常给器械车,推车等的活动部位涂上润滑油,做到“四轻”,电话铃声响尽量在第一、二遍时接听,减少导常噪音,适当调低监护仪及其他仪器的工作声及报警声,减少不良噪声刺激。 2.2 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在进行各种可能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的操作时,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完毕后应认真洗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