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地区IPv4位址使用概况
台灣地區 IPv4位址使用概況
IP 位址乃網際網路運作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在分封交換 (packet switching) 網路中,所有的資料在送到網路前都被切分為小塊封包,加上原始及目的地位址後才進行傳送。封包裡面最重要的資訊並非資料內容,而是目的地的 IP 位址,好比一封信,若少了正確的地址郵局便無法將信件投遞至收件人手中。根據統計,全球 IP 位址的消耗量約為每天 62,000個,而IPv4位址約十億個的數量,目前已消耗一半以上,在 IPv6 尚未廣泛運用前,位址的節約刻不容緩。為了有效處理位址的發放,網際網路資源分配作業現以階層式的架構進行 (如圖一所示),由散佈在全球各地的管理單位 (或稱註冊機構,Internet Registry) 協同處理,如此分層式的組織使得IP 位址分配更公平、有效率。
圖一: 全球網際網路資源分配組織架構圖
台灣及鄰國 IP 位址分配數量比較
自1994年成立自今 (2001年10月),TWNIC已核發4,784,128個 IP 位址。成長最快速的時期為 2001年上半年,由於寬頻網路盛行,僅六個月內TWNIC便核發了 1,175,552 個IP 位址,約佔總數之 25% (請見圖二)。
圖二: TWNIC IP 位址核發數量統計表 (單位: /24 或Class C)
若與鄰國比較,亞太地區的六十二個經濟體中,台灣、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擁有的 IP 位址便佔了總數的 77% (請見圖三),可見網路資源分配極不均衡。而台灣擁有的 IP 位址數雖僅約中、日、韓的三分之一,但每人擁有0.27個 IP 位址,僅次於韓國的0.38,優於日本的0.13並遠高於中國的0.016,可見我國網路普及化的成效卓越。(統計數量包括不經 NIC 而直接取得自 APNIC 之 IP 位址,但不包括 1993 年 APNIC 成立前之數據。)
地區 IP 位址使用量 佔亞太區比率 人口 IP 位址 / 人 台灣 5,959,680 7.58% 22,191,087 0.27 日本 16,780,288 21.35% 126,549,976 0.13 韓國 18,256,384 23.23% 47,470,969 0.38 中國 (含香港) 19,755,264 25.14% 1,261,832,482 0.016 4 個地區總計 60,751,616 77.31% 其他 58 地區 17,830,400 22.69% 圖三: 台灣與鄰國 IP 位址使用比較 (IP 位址資料來源:APNIC, 人口統計來源: CIA)
目前 IP 位址核發時面臨的問題
發放政策
網路應用變化既快且多,政策的改變速度永遠趕不上技術推陳出新的腳步,形成空窗期,例如寬頻上網已是大勢所趨,然許多政策及文件仍停留在撥接時代。在國際政策尚未制定完成之前,發放單位只好先行制定遊戲規則。2001 年 4 月,ARIN (American Registry for Internet Numbers) 終於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以修改有五年歷史之久的 IP 位址分配指導原則 – RFC2050。希望此次修訂不僅能針對目前的問題提出辦法也能通盤考量網際網路未來可能的發展。
Whois資料庫登錄
依據政策規定 (APNIC-076),ISP 在發放一個以上的固定 (static) IP 位址時,需將客戶基本資料登錄於公開的 Whois 資料庫供外界查詢。過去使用固定IP 位址的多為公司行號或團體,並不計較資料公開的問題,但在家用寬頻、SOHO盛行的情況下,個人用戶使用多個固定 IP 位址的情況已愈來愈普遍,需審慎檢討這樣的做法是否侵犯個人隱私權。在最近一次於台北舉辦的APNIC 開放政策研討會中,免登錄之 IP 位址數量已由一個增加至四個,但現場仍有異議認為數量應該更多,由於 Whois 資料庫的正確登錄提供管理單位重要參考資料,為確保 IP 位址有效率的分配,建議並沒有被採納而待進一步評估。
NIR 的定位不明
APNIC 會員除了ISP外,尚有五個 NIR (National Internet Registry),分別為 TWNIC (台灣)、JPNIC (日本)、KRNIC (韓國)、CNNIC (中國)及APJII (印尼)。這些國家級的註冊機構並不存在於歐美地區,當初成立的目的乃考量文化及語言的差異,遂以當地機構負責本地資源分配以提供更佳的服務。但依現行政策,這些地區的 ISP 可不經由 NIR而直接自 APNIC取得 IP 位址。如此架構不僅使得NIR角色不清,造成同一地區政策不一致、IP位址重覆申請等管理上的問題,就路由的觀點來說,也間接鼓勵 IP 位址的非連續性,使得同一地區之路由表無法因聚集而提昇路由器的效率,這是網際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