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专题八-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docVIP

高三历史-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专题八-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专题八-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3届高三历史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专题八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I卷(选择题)(30分) 1.晚清刑部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表明 A、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 B、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可自由传教 C、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郭士立推动中国报刊本土化发展 2.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1997年我国网民人口总数达到62万,截至2007年6月30日达到了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同时还显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占82.9%、电视占64.5%、报纸占57.9%、杂志占18.8%、书籍占18.7%、广播占14.4%。上述现象表明 A.在各种传媒中,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 B.新兴的网络媒介取代了传统媒介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通过不同传媒获取信息 D.传统媒介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3.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4.近代,上海《申报》曾发表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 C.中西文明在碰撞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5.1872年《申报》报道:“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喧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 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统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②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③女子逐渐融入都市新生活  ④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衣冠服饰在中国古代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被用来御寒护肤、美化生活,而且是表示身份、区分等级的手段。民国时期官方的统一制服采用了民间广泛流行的中山装,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影响 B.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C.消费观念凸显奢靡之风 D.平等自由观念较为普及7.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①所示的经济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8.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9.现在,人们把发邮件叫作“伊妹儿”,歌迷自称为“粉丝”,上网留言叫作“灌水”,这反映了 A.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B.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变化 C.D.城镇化进程的加速10.黄遵宪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餐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1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