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助产效应探究
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助产效应探究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助产效应。方法:选取初产产妇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9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实施了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的观察组较对照组,初产产妇的分娩耗时、母婴状况以及医患关系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自然分娩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对初产产妇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甚至解除产妇紧张、不安的心态,降低产程耗时,降低胎儿、新生儿各项不良症状的发生,提升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整体护理;初产妇;分娩
分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生理过程,初产妇的分娩时间比产妇更长,且其过程也更加复杂,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及焦虑等情绪[1]。为帮助初产妇顺利分娩,于2009年6月~2012年3月期间共收治初产妇180例,对其中部分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初产产妇180例,年龄21~38岁,平均(26.7±7.8)岁,孕周32~41周。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其没有既往的不良孕产史和非病理性妊娠,亦没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9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整体护理干预法: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其主要内容为:①心理护理,根据产妇的心理特点,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产妇家人全程陪同分娩,若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情绪不稳定、配合能力差等情况,不得训斥,应进行耐心的安慰及抚慰,切不可用语言伤害产妇,应使产房内保持安静,尽量防止传递物品时出现金属碰撞的声音,产房内工作人员不得闲聊,应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采取诱导加鼓励的方法,引导产妇正确利用腹压,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2];②产程护理,由产妇制定1名亲属作为陪产人员,医护人员及时对胎心进行监听,并对宫缩和产程进展进行观察,当产妇宫缩时应指导产妇进行呼吸的调整和肌肉的放松,引导产妇采用心理暗示法分散注意力,从而降低疼痛感。按时进行检查,适时采取人工破膜以及镇静剂镇痛,及时和产妇沟通分娩的相关信息,以提高产妇的分娩信心。每位产妇都应由通过专业培训的助产人员陪伴,以及时提供各项护理服务,若产妇在潜伏期以及活跃期内,无法忍受宫缩所产生的疼痛时,可给予例如笑气、腰部按摩等镇痛手段;另,若产妇提议或允许其丈夫或其他女性家属,应予以同意,从而给予体力、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支持。当宫口全开,应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并保持体位的正确。助产人员应对生产过程中母婴状况及产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根据医疗常规处理产程、接生等相关事宜,产后2 h内对母婴情况进行全程观察,仅当产妇情况正常方可送回病房[3];③分娩镇痛的实施,根据产妇的意愿决定是否采用硬膜外镇痛法,帮助产妇采用舒适的分娩体位,尽量让产妇采取最大的自由体位。由于面对的是初产妇,因此在行无痛分娩前应使用通俗的语言将包括手术方法、安全性等手术信息向产妇和其家属解释清楚,从而提高产妇的安全感,保持产妇情绪的稳定,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手术;④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入院时应做好宣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基础。医疗机构方面应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和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使产妇对环境能够尽快地熟悉及适应,对产妇的基本情况及其心理状态应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就护理干预的配合内容进行讲解,另应对产妇及其家属所表述的内容表示积极的关注,从而提升其表达意愿。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各产程所耗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状况、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
1.4 诊断标准:①胎儿窘迫,胎心率>180次/min或<100次/min;频繁出现胎心监护晚期减速;羊水Ⅲ度污染;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不足7分;③产后出血,采用弯盘收集测量加目测估计,在出生后24 h内,累计出血量>500 ml。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及总产程所用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比较两组患者分娩的方式,观察组自然分娩的人数及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经观察,观察组新生儿出现窘迫、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明显高(P<0.05)。详见表3。
表1 各产程耗时比较(,h)
组别 毕业论文
例数
总耗时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观察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