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洞庭湖环境系统变化对水文情势的响应.pdf
第59卷第2期 地理学报 V0159.No.2
2004年3月 ACTA Mar..2004
GEOGRAPHICASINICA
洞庭湖环境系统变化对水文情势的响应
。产勰;煮塑二黧辫每鬻:羹4㈣10081;陶一(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 : f u√ rl
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410125:3湖南城市学院,益阳413000)
摘要:为全面揭示洞庭湖近数十年的水情异常与成因,将湖区视作一个大系统来研究。经水
200~2800
位~流量关系等多种方法研究表明:(1)入湖四水尾闾同水位流量减少1 m3/s,同
流量水位抬高o.4虬1.28
m{(2)荆江三口分水比减少19.2%,分沙比减少25.1%;(3)澧水、
松滋、南洞庭湖等主洪道的水位流量关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H)天然调蓄能力下降40%,
湖口I刊流量水位抬高1.80~2.50
m;(5)7~8月湖垸关系常处于危急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泥沙
淤积恶性循环,导致了湖泊环境系统功能的变化,而由下荆江3处裁弯所引起的江湖水沙调
整则加速了其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过程对水情的复合响应是:入湖水沙呈逐渐减少趋势变
化,洪水位普遍抬高1.5帖1.80
m,湖口有时出现江水倒流,洪水涨率增大,高洪水位持续时
间长等异常水文现象,月给湖区造成了巨大的洪水压力。
关键词:洞庭湖;水位流量:泥沙淤积:水文响应
湖泊系统一般包括入湖水系,蓄水湖盆和出流湖口等子系统。当湖泊系统处于协调
状态下,湖泊系统发挥较大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等),资源功能(供水、航运、水产
等)以及环境功能(行洪、泄洪、蓄洪等)。洞庭湖属典型的洪道型湖泊,是一个由9大
水系洪道(松滋、虎渡、藕池、三口,汨罗江、新墙河,以及湘资沅澧四水,东、南、
西3个天然湖盆,228个堤垸,一个湖口(七里山1所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湖泊系统。水
是维持湖泊系统结构稳定,使其发挥正常功能的动力。在这一庞大系统中,任何一个子
环境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使其他子环境系统功能均会作出相应的调整,进而对湖泊水文
情势产生复合影响。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在荆江与洞庭湖的关系上作了许多研究¨】,但
均侧重于荆江i口与洞庭湖的关系。洞庭湖既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就应将其视
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为此,本文从各项子环境系统功能变化入手,分析湖泊环境系
统整体功能变化对水文情势的复合响应。以全面揭示洞庭湖近数十年水情异常的特点与
规律。
l 洞庭湖湖泊环境系统功能的变化
1.1主要入湖水系洪道行洪泄洪功能变化
洞庭湖入湖河流洪道诸多(图1),本文仅对湖泊水情影响较大的湘资沅澧四水,藕
池、松滋、虎渡三1:3以及澧水、南洞庭湖、藕池3条洪道的行洪泄洪功能进行评价。所
谓河(洪)道的行洪功能是指在一定水位下河道断面所通过的流量,用水位流量(五∥p)
关系表示,其变化与泥沙淤积和下游洪水顶托密切相关。(1)四水尾阊行洪功能变化,
收稿日期:2003-08-28;修订日期:2003-12一i0
Innovation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SW-415)[FoundadonItem:KnowledgeProject
of
CAS,No
KZCX2一SW415】
作者简介:李景保,(1951一),男,湖南桂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与灾害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50多篇,出
版专著(含台著)5部。
239.248页
2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