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探究
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探究
牙根吸收是伴随正畸治疗的常见医源性并发症之一。正畸治疗或多或少会引起根吸收,明显的根吸收使牙根缩短影响牙齿的稳定和功能。随着正畸矫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根吸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都试图揭示影响根吸收的诸多因素,并对这一现象进行预测。然而对于正畸治疗中根吸收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组织学研究显示较高的发生率而临床研究结果变异范围较大。通常认为与个体遗传因素、患者全身情况、局部解剖因素以及矫治力系统和牙齿移动情况有关[1]。目前大量的文献是关于前牙(尤其是上前牙)的根吸收的研究,很少有关于后牙根吸收的报道,本文通过对比正畸治疗前后的曲面断层片来研究正畸治疗对后牙牙根长度的影响,并试图探讨牙根发育程度及性别、拔牙与否对根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同一医师的完成病例56例,选择标准如下:(1)治疗前牙列完整(除外第三磨牙)。(2)治疗方案中保留了上下第二双尖牙。(3)所有病例以0.022″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完成。(4)治疗前后由同一机器按标准投照且清晰可辨的曲面断层片。(5)唇腭裂或需要正颌手术的颅面异常者除外。
1.2 研究方法 以正畸治疗前后患者曲面断层片的上下第二前磨牙为研究对象。根据牙根发育程度将样本牙齿分为两组:A组——治疗前第二前磨牙牙根未发育完成;B组——治疗前第二前磨牙牙根已发育完成,根尖孔闭锁。A组、B组样本牙齿分布情况见表1。表1 A组、B组样本牙齿分布情况(略) 分别测量治疗前后曲面断层片第二双尖牙牙尖至根尖的长度,A组两者之差即为牙根继续生长量与根吸收量之和,B组两者之差为正畸治疗导致根吸收的量,其中A组测量差值取正,B组测量差值取负。
为了研究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经过正畸治疗后是否会达到正常根长度,我们对比分析了B组治疗前与A组治疗后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B组治疗前后牙根长度的差异,来探讨患者性别、年龄、拔牙与否和根吸收的关系。
2 结果
共测量56例112张曲面断层片,正畸治疗前后牙齿长度变化均列于表中(表2~5)。比较A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前的牙齿长度,显示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经过正畸治疗未能达到正常长度。虽然B组治疗前长度明显大于A组治疗后,但B组治疗后根长与A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分别按年龄、性别、拔牙与否对比分析B组治疗前后根长度,结果显示性别、拔牙与否与根吸收无明显关系。表2 B组治疗前与A组治疗后牙根长度的比较 (略)表3 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牙根长度的比较 (略)表4 不同性别牙根长度的比较 (略)表5 拔牙与非拔牙牙根长度的比较 (略)
3 讨论
3.1 吸收的X线对比分析 常用于研究根吸收的X线定位片包括头颅侧位定位片、曲面断层,及根尖片。其中头颅侧位片因错牙合患者多存在前牙区拥挤,切牙根尖点难以精确测定,若定量测量误差较大。采用牙冠平行投照技术的根尖片在精确程度上优于头颅侧位片,但包含牙位少,且临床正畸治疗前很少常规拍摄。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用曲面断层片,采用同一标准拍摄。由于放大率、放射失真及投射变形在前牙区发生率高于后牙区,同时许多文献已报道,在无头颅倾斜度明显变化及牙齿萌出显著偏差的情况下,后牙区的垂直向测量指标的可信度较高[2]。所以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的曲面断层片评价正畸治疗前后后牙根吸收情况。
3.2 根吸收的临床研究 根吸收是正畸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文献中已有关于这方面的大量临床报道和动物实验研究。不同的牙齿对根吸收有不同的易感性。大部分研究认为上颌牙发生率高于下颌(Newman WG,1975),并且认为上颌切牙是最易发生根吸收的牙齿,因为上颌切牙在矫正错牙合过程中通常比其他牙移动范围大,其牙根结构,及根与骨、牙周膜的关系使其所受力直接传向根尖。Glenn(2001) 认为磨牙、前磨牙根吸收量非常低(lt;1mm)且左右两侧无差别;第一、二双尖牙相同。所以本研究以上下第二前磨牙为研究对象,不再分别讨论左右两侧牙齿正畸治疗前后的根吸收情况。
3.3 正畸治疗对牙根发育程度的影响 通过对比A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前的牙根长度,结果显示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后未发育到其正常长度,这可能与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尖的移动有关。本研究结果与Hendrix(1994)观点相同,而Rosenberg(1972)[3]通过比较Begg 矫治技术治疗的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牙根发育未完成病人的与发育完成病人的根吸收情况,得出如下结论:二者根吸收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且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继续生长并达到其正常长度。这可能与研究中样本量的大小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关。
3.4 牙根发育完成与否与根吸收的关系 通过比较A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后的牙根长度发现,牙根发育未完成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楝科植物中两种杀虫活性物质探究概况.doc
- 楤木皂苷抗肿瘤活性探究.doc
- 榄香烯对肺癌化疗增效减少不良反应探究.doc
- 榄香烯联合生物大分子合成抑制剂对Hca-F肝癌作用.doc
- 榄香稀对肺癌细胞凋亡影响.doc
- 榕树叶中总黄酮提取及鉴别.doc
- 榕树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探究.doc
- 榛花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实验探究.doc
- 槐定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影响.doc
- 槐定碱有关物质薄层色谱法探究.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三章 三角形 章末整合练.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五章 轴对称 15.3 等腰三角形-15.3.1 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4).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极速提分法 第17招 整体思想在解题中的七种技巧.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五章 分式 专项突破9 分式方程的解在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中的常用技巧.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八章 分式 18.3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4).ppt
- 七年级作文成长的经历(11篇).docx
- 法律责任豁免声明及工作证明函(6篇).docx
- 叙事作文那是一次难忘的尝试750字通用14篇.docx
- 沙滩里的秘密500字(14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