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放线菌S1001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探究.docVIP

海洋放线菌S1001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放线菌S1001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探究

海洋放线菌S1001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探究   ; 作者:刘睿 朱天骄 朱伟明 李冬 崔承彬,顾谦群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异黄酮;,环二肽;,抗肿瘤活性  摘要: 一株来源于海泥的放线菌S1001发酵产物具有致细胞坏死活性,本文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该菌株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进行了活性追踪分离,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prime;,5,7三羟基异黄酮(1),4(2,4二羟基苯酰胺基)苯甲酸(2),环(甘氨酸丙氨酸)(3),环(甘氨酸脯氨酸)(4),环(亮氨酸酪氨酸)(5),环(缬氨酸亮氨酸)(6),环(缬氨酸异亮氨酸)(7),环(苯丙氨酸甘氨酸)(8)。并用SRB法初步评价了化合物1~8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4、5和7在10mu;mol/L浓度时对K562细胞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活性。 毕业论文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次级代谢产物; 异黄酮; 环二肽; 抗肿瘤活性 毕业论文   ; The antitumor active component from marine derived actinomycete S1001 毕业论文 ;  KEY WORDS Marine actinomycete; Secondary metabolites; Isoflavone; Cyclodipeptides; Antitumor activity 毕业论文 ;海洋微生物由于生活在高盐、高压及寡营养的特殊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因此能产生许多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近20年来,有关海洋微生物产生新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报道逐渐增多,海洋微生物作为活性物质的新来源正日益被国内外海洋研究工作者重视。本实验室以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为活性筛选模型,对我国青岛沿海采集的海泥样品中分离纯化的微生物菌株进行筛选[1],得到一株放线菌S1001具有坏死性细胞毒作用。为阐明它的抗肿瘤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对其发酵物进行研究,迄今为止,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本文着重报道化合物1~8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活性研究。 毕业论文 ; 1 材料与方法 毕业论文 ; 1.1 试验试剂和仪器熔点用日本Yanaco公司MP500D型显微熔点仪测定(未校正);质谱用QTOF ULTIMA GLOBAL GAA076 LC型质谱仪,核磁共振谱用日本JEOL JNMECP60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制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日本岛津公司产品[LC6AD泵,SPDM20AVP检测器,SCL10AV型系统控制器,Shinpak C18柱(20mmtimes;250mm,5mu;m),4ml/min];Sephadex LH20和层析用硅胶H(10~40mu;m)分别为Pharmacia公司和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活性测试采用小鼠温敏型乳腺癌tsFT210细胞;胎牛血清(FBS)和RPMI1640细胞培养基分别为Hyclone公司(Cat.No.STF721)和GIBCOBRL公司产品。磺酰罗丹明B(SRB)为Sigma公司产品。 毕业论文 ; 1.2 菌株的分离与培养 毕业论文 ; 1.2.1 产生菌株 放线菌S1001从青岛沿海的海泥中分离得到,其发酵液的总提物对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表现出坏死性细胞毒活性。 毕业论文 ; 1.2.2 培养 从28℃培养4d的高氏1号培养基上取适量菌体,接种于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1%,豆粉0.5%,蛋白胨2%,酵母提取物0.4%,牛肉膏0.1%,K2HPO4 0.05%,CaCO3 0.2%,陈海水配制,pH值调至7.0),于28℃,120r/min的条件下摇床培养2d得到种子培养液。将该种子培养液按10%的接种量,接种于150瓶每瓶含100ml液体培养基(成分同上)的500ml三角瓶中,28℃,120r/min摇床培养5d,发酵15L。 毕业论文 ; 1.3 活性测试 毕业论文 ; 1.3.1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按照文献[2,3]采用SRB(sulforhodamine B,磺酰罗丹明B)法,结合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顺铂做阳性对照)。 毕业论文 ; 1.3.2有效部位的确定 取发酵液1ml,减压浓缩蒸干,然后溶于甲醇,该甲醇提取物在1mg/ml的浓度下,显示了强的坏死性细胞毒抗肿瘤活性。将甲醇提取物配制成10mg/ml的蒸馏水混悬液,取混悬液三份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测试活性。结果表明,只有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与粗提物相应的生物活性,故确定为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