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秦的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课秦的改革

二 君权和相权 汉武帝所用丞相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 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当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将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2.察举制:汉代—人才举荐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 主要的选官制度 四、行省的设立 1.汉初郡国并行制 2.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州、郡、县 3.唐宋地方行政区划:道和路、州、县、 4.元代:行省制度 内容:行中书省及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 小结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 知识图表 * * *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时间:秦创立后,贯穿二千余年 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政治制度,是全国军政财大权 归属中央,地方完全交中央管理和控制,完全执行中央政令。(地方守全丧失独立性) 基础: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 实质:处理两个关系,在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特点: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而掌握大权。 形成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皇帝。 职能: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组织重大工程。 一 法令出一 皇帝 全 国 政 务 御史大夫 太 尉 丞 相 监察 军事 助理 如何减少皇权的削弱? 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 谭嗣同 《商君书》强调“权制独断于君。”“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史记?李斯列传》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 小大皆决于上”——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2年2 2年 下狱腰斩 昭帝时死 刘屈髦 田千秋 12年2月 下狱死 公孙贺 8年3月 去世 石庆 2年7月 下狱死 赵周 2年10月 畏罪自杀 严青翟 3年 畏罪自杀 李蔡 2年4月 去世 公孙弘 7年6月 免职 薛泽 3年9月 去世 田 3年8月 免职 许昌 1年2月 免职 窦婴 任职时间 离任原因 姓名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皇 帝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尚书省 门下省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管理 政务) (审核政令) 隋唐三省六部制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 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宰 相 枢 密 院 (三衙)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 宋太祖赵匡胤 奏事也有座位史料链接: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坐而上朝、立而上朝、跪而上朝 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 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 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秦:御史大夫—中央 2.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和诸侯王 3.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 唐---观察使;宋---通判制度;明---厂卫特务机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