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形象鉴赏方法指导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三四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蓑笠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石 灰 吟 于谦 千鎚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鉴赏诗歌的形象的答题方法 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明确是什么形象; 理解意象的特征或其本含义 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所描绘对象的表达作用、艺术效果和作者寄托的情感 用精炼的语言(最好是术语)概括 简单讲:(1)是什么形象; (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第 四 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 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 柔橹风前语夜深。 纵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高考链接(09年天津卷) 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案】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考点】 鉴赏诗的内容,理解主旨。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 “色侵书帙晚”一句描绘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写的是竹影,结合全句加以描绘。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即要锤炼的字“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的衬托效果。 理解诗的主旨要紧扣住诗的最后一联“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因为咏物诗往往寄寓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断。这种题的答案不求一致,但求合理。就像对诗经中“窈窕淑女”的理解一样,她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借喻理想,这里也不求一致。 【思路点拨】咏物诗往往扣住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阅读鉴赏时要注意抓住咏物诗的这些特征就可以读懂了。解题 鉴赏意境的答题方法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联想和想象, 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然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营造的情景的氛围特点 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说出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梦 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高考链接(09年重庆卷) 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