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袁玲燕语文组教学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袁玲燕语文组教学论文

《雪》 1.反复朗读描写雪景的句子,感受语言美; 2.勾画描写江南雪和北方雪的语句,能准确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明确作者情感倾向; 3.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把握江南雪和北方雪的特点,明确作者情感倾向,领悟本文表达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品味 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 知识储备: 1.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一、导入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雪》一文,探讨一下作为文学战线上的革命斗士——鲁迅借助“雪”表达了什么意思。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词读音;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找出描写南方雪和北方雪的段落。 2.检查听读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词。 处子( chǔ ) 磬口 (qìng) 脂粉奁 (zhī lián) 目光灼灼(zhuó) (2)明确写南方雪和北方雪的段落。 三、赏读课文 1.赏读“江南的雪” (1)自由朗读课文,感知美文: 在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的江南的雪?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写出来了江南的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滋润美艳”“青春的气息”“处子的皮肤”“闹”等词句,从而为体会江南雪的特点做好铺垫) (2)学生结合词句品评,明确江南雪的特点 (投影)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生机盎然 易于消逝 教师归纳解读:作者对江南的雪满怀深情,用浓墨重彩绘出一幅萌动着青春活力的江南雪景图,意境新美,内涵丰富。作者赞美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从质与形上突现其特色。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来比喻它,令人击节赞赏。“处子”是最富生命活力的,用“处子的皮肤”喻雪,白皙光泽,柔嫩细腻不必说,还包含健美的因素;而“青春的消息”则给人以明确的哲理启示: 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那“雪野”不已是那样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了吗? 作者把这幅江南雪景图描绘得有声有色,声色和谐;有动有静,动静相衬。但还不够,还须用工笔重彩画上美好纯真的童年生活的一幕,孩子们多么的天真烂漫,何等的聪颖伶俐!这才是江南雪野上绽开的真正的春花啊! 2.赏读“朔方的雪” (1)要求勾画出描写“朔方的雪”的词语。 (2)交流,在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的朔方的雪?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写出来了朔方的雪什么特点? (投影)如粉如沙 蓬勃奋飞 灿灿生光 升腾闪烁 教师归纳解读:作者笔峰一转,又推出一幅更引人注目的“朔方雪景图”。北国风光,雄伟壮丽,那冰冷的坚硬的“朔方的雪”与“江南的雪”截然不同,它的特质和形状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持久地不融化。因此,它能以巨大的旋风为动力而“蓬勃地奋飞”,能在阳光中“灿灿地生光”。面对着漫天飞腾的朔雪造就的“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作者着力从三度空间进行立体描绘,以突出飞腾的朔雪那种撼天动地、锐不可挡的气势。作者置身于这朔雪飞腾的宏伟壮观中,禁不住感情汹涌,思绪驰骋。他凝视着“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雪花,联想到它就是“雨的精魂”。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也是人的精魂,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鲁迅先生在博大的运动着的“自然”中,发现与肯定了人与自己。 3、指导朗读。男女学生分组美读课文:前三段请女生朗读,要求读出优美,后三段请男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异常刚劲、果决。 四、文章主旨 1、你觉得作者更喜欢哪个地方的雪呢?鲁迅为什么要把南方的雪写得那样优美,而又把北方的雪写得如此富有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神呢?学生口语交流。 启发:了解艺术形象的寓意可以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 (投影出示:《雪》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正是春暖花开,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冬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冷酷的季节,鲁迅将自己的心境写入文中,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精神,去寻求“革命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升华) 五、拓展思考 1.你觉得作者仅仅在写雪吗?有没有更深层的意义?思考预习 板书设计: 六、参考文献: 【1】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语文 八年级下册(2017年1月)第63页 【2】人教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