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层横波震勘探解释初探
浅层横波地震勘探解释初探
摘要:经过采集处理地震数据,得到天津塘沽地区横波时间地震剖面和深度地震剖面,对比钻孔得到的速度、柱状图等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地质解释。
关键字:横波,地质解释,时间剖面,深度剖面。
正文: 与纵波相比,横波具有波速低、波长短(软土地区通常为纵波的1/5-1/10),不受地下水影响的特点,使横波地震勘探反射方法可以提供传统纵波方法无法比拟的分辨率和解释精度,它所提供的反射地震剖面,是真正意义上的“浅层”,完全可以和工程地基的深度范围相匹配。另一方面,横波反射地震勘探方法可以直接提供土的横波(剪切波)波速——这是工程上非常关心的物性参数。横波地震勘探反射方法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新技术,已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广泛重视,到面前为止,横波反射已经在浅层岩溶勘察、浅层松散沉积物勘察、岩性划分、判断砂土液化等几个方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应用横波反射数据,更好的为地质服务,需要精细的处理和合理的解释,而解释工作是地球物理中最复杂,却也是最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一个例子来阐述横波反射的初步解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将简述带过。
数据采集上,选择相对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地,应用铁锤侧敲枕木作为震源,单边放炮,观测系统如下:12次覆盖;偏移距2米;道间距1米;每炮共移动距离1米。
数据处理上,基本操作步骤如下:预处理,抽道集,求速度参数,动校正,叠加,修饰处理。
经由以上步骤,得到了如下的地震时间剖面。图中水平道距离为0.5米,纵坐标为反射时间。根据剖面上反射波的特征,将其划分为5个波组,按时间(埋深)顺序简述如下:
图1 塘沽学校时间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图形
T1波组:反射时间在0-150ms之间,在这个区域内一个振幅相对较强,同相轴断断续续(峰值时间大约在150ms)30ms左右,对应的全新统中组第一海相层()顶界形成的反射。
T2波组:反射时间在150-ms之间,在这段时间内有6个反射段,其中有3个振幅强,连续性好的反射段和3个连续性弱,振幅强弱间断变化的反射段。其中反射波组(峰值时间在200ms)是一个强反射层,为全新统中组第ⅰ海相层()的底界与全新统下组第ⅱ陆相层的沼泽相沉积()的顶界形成的反射。反射波组(峰值时间在225ms左右)是一个很弱的反射层,反射波组(峰值时间在240ms))的顶界和底界形成的反射。强反射波组(峰值时间在270ms左右)与弱反射波组(峰值时间在290ms左右),应该是上更新统五组第ⅲ陆相层(的顶界和底界形成的反射。反射波组(峰值时间为320ms))的顶界形成的反射。
T3波组:反射时间在320-460ms范围内,这段范围只有视周期约30ms的两个强相位反射波。这两个反射波组振幅最强,横向连续性极好。在这段时间范围内出现了一些断续的反射段,连续性不好,振幅变化也较大,这表明这些反射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土质不同而造成的,不是明显的地质年代界面。反射波组(峰值时间为440ms左右)的反射波组是一个强反射段,为上更新统三组第ⅳ陆相层())的底界形成的反射。
T4波组:反射时间在460-ms之间。反射振幅较大,这段时间内之有2个比较明显的反射段,其中一个反射波组振幅能量强,同相轴连续性好,另外一个波组振幅能量间断性变化,同相轴分段连续,但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为一个弱反射层。弱反射层(峰值时间为530ms左右)经判断,应该是上更新统一组第ⅴ陆相层()的顶界形成的反射。强反射波组(峰值时间在550m s左右)应该是中更新统上组第ⅳ海相层(的顶界形成的反射。
T5波组:把反射时间在600ms之下的反射序列统称为T5波组,在这段时间区域内,只有一个振幅能量强,同相轴连续性好的反射波组,深度大概估计在130米左右,反映中更新统上组以下的沉积地层。
四、剖面的时深转换及与工程对比
把反射时间转换为埋藏深度,即将地震时间剖面转变为地质剖面,将大大方便工程上利用地震资料。这只要通过一个简单计算即可:
式中H为埋深,t0为反射走时,V(t0)即速度函数(场地平均波速)。
可以在场地上用反射地震资料分析计算V(),也可以用检层法实测H-曲线进行剖面的时深转换。经过对测井资料和速度谱分析资料,我们求得了塘沽进修学校(贻港城项目)场地地震时间剖面的时深转换速度(平均剪切波速)如表3.3所示:
表3.3 塘沽进修学校场地速度随深度变化表
深度(米) 时间(秒) 平均剪切波速(米/秒) 10 0.182 110 20 0.285 140 30 0.375 160 40 0.444 180 50 0.500 200 60 0.554 220 70 0.583 240 80 0.614 260 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