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及其智慧
孔子及其智慧;今天,我们人类匆匆的脚步已经踏在21世纪的道路上了。800年前、1000年前,甚至更久远年代的先辈们的思想,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吗?
能不能超过古人?我认为既可超过,也难超过。所谓“可超过”是指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技术可超过,科学可超过;所谓“难超过”是指心态难超过。我们冷静想一想,古时候绝大多数人心是静的,是定的,现在绝大多数人心是动的,是乱的。
“定”就能生智慧,“乱”就会生烦恼,烦恼跟智慧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六千年前,在我们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伏羲“一画开天”就画出了八卦,揭示出宇宙和人生的密码;文王静心推演出64卦;孔子潜心钻研,纬编三绝,而为《易传》。这些,就成为中华文化的灵魂,人类文化的奇迹。
科学再发展,技术再进步,人类的基本伦理是不会改变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魅力:
1、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镌刻着孔子语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石碑,向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国古老的智慧。
2、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画册》,第一页是中国的孔子,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列于其后。
3、胡耀邦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曾率代表团访问日本,当时日本的首相是中曾根康弘。他在宴请胡耀邦时,突然提问:“请问总书记阁下,贵国现在对孔子是如何评价的?”胡耀邦答:“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有许多我们依然在借鉴和继承,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内容,我们不会再用了。”康弘首相随即表示:“总书记阁下,我很荣幸的告诉您,我们日本国是把孔子的教导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顺序如下: 1、孔子;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4、哥白尼(波兰);5、牛顿(英国);6、达尔文(英国);7、培根(英国);8、阿奎那(意大利);9、伏尔泰(法国);10、康德(德国)。】 ;孔子(前551——前479)享年72周岁,2017年2568岁。民间有“73与84”(“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典故。(孟子:前372-前289)。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属相为狗,星座为天秤座);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所处的朝代,在中国历代纪元中,称为东周(共548年)
东周又被史家划分为春秋及战国两个时代。
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294年),以诸子百家争鸣为社会特征。
战国时代: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止(254年),以各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战争为社会特征。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wéi】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也就是说,孔子之所以名丘,是因为出生后的生理特征(头部囟【xìn】门凹陷 )。首形象丘,四方高,中央下。这是第一种说法。
《孔子世家》另外还有一句“(叔梁纥、颜徵在)祷于尼丘得孔子”。此说在《孔子家语·本姓解》中亦有记载:“徵在……以夫之年大(叔梁纥已72岁,颜徵在18岁),惧不时有男,而私祷尼丘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这可以算是第二种说法。 ;历史上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身材魁梧,骁勇善战,以军功升为陬邑大夫。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先秦1尺,约合今0.66尺,若按此折算则孔子身高约1米9。《吕氏春秋?慎大》也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可见孔子像其父一样身材魁梧、膂力过人。; 孔子简历:;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zǔ豆,设礼容”。(此语出自《孔子世家》,意思是孔子小时候就不像一般的儿童那样玩耍,而是经常把祭祀时存放供品用的祭器摆列出来,演习行礼的程序。
15岁立志于学。
17岁,其母去世。起先,颜氏被作为一个穷妇草率地埋葬(“薄殡”)于陬邑附近的“无父(夫)之衢”。 但是,一个与颜氏为邻的挽车夫的母亲向孔子透露了关于其生父及显赫家世的背景,并告诉他孔父及孔氏家族的墓地在防。知道这个消息后,处于血气方刚之年的十七岁的孔子干出了一件极其勇敢的事情。他不仅到防地找到了父亲家族的墓地,而且掘开了父亲的坟墓,将自己那位身世微贱的母亲与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 ;20岁左右,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私人办学之先河。
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