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地植物景
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湿地基本情况介绍: 1湿地的概念: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为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为目的的人工湿地技术,与园林水景建设有机地结合,成为现代人工湿地公园的发展趋势。 中国主要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 2、湖泊湿地 3河流湿地 河口湿地 海岸湿地 浅海水域 水 库 池 塘 湿 地 作用 湿生植物应用: A喜湿植物 B池塘边植物 C漂浮类植物 D水下造氧植物 喜湿植物 喜欢潮湿土壤的植物,园林绿化中多用于水岸栽植,常见为:落新妇属、玉簪属、报春花属、古奴属、鸢尾属植物。 池塘边植物 池塘边植物多为多年生植物,常种植于浅水处,也可生长于岛屿周围,水流舒缓的溪流中,水塘上的突裸的潮湿土壤中。 常见的种类有:禾本科植物多数属、水芋属、蕺菜属、驴蹄草属、狐尾藻属、薄荷属等。 水下造氧植物 湿地植物造景发展现状 湿地植物群落设计。湿地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根据植被演替规律,设计出最优的植物群落结构,以保持群落的长期稳定性。植物群落的合理搭配从生态功能出发,选用茎叶发达的植物以阻挡水流,沉降泥沙。 湿地植物色彩搭配。湿地植物往往在叶色、花色等方面差异较大,这种色彩的反差,为湿地景观营造提供了素材。如:盘锦湿地分布着大面积翅碱蓬,红色的翅碱蓬镶嵌在绿色的芦苇中,红绿辉映,形成了天下奇观红海滩 : 湿地农田林网景观设计。农田—林网是复合生态系统,它处于湿地系统的外环境,是对湿地系统自然性景观的人工景观补充,让人在感受自然的同时也领略到人工景观的强烈秩序性,增加湿地景观的层次。 案例介绍 一、城市湿地:上海新湖明珠城苏州河沿岸景观示范工程 新湖明珠城的景观设计上突出小区西面苏州河畔千米水岸线的生态自然水景营造,并通过小区内亲水绿化带及人工生态水系的设置,与苏州河相呼应,体现了自然与水系的完美融合。 该城市湿地主要做法是:在规划范围内让防汛墙后退,满足防汛安全,从护岸工程结构入手,尽量采用滨水植物为主的生态护岸,构建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沿岸绿化带。这一做法试图处理好河道生态系统、城市景观风貌和防汛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恢复苏州河河道生态作用和协调城市景观风貌的目的。 二、湿地公园 1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湿地花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的中国园林特色的生态山水园林。现就其中湿地景观的处理-湿地花台景观进行介绍: 依据湿地对滞水时间的需求,湿地的水系设计主要通过延长水线和增加跌落的途径,利用公园酉南地势与主湖常水位之间lOm的高差,依山就势营造山环水绕的复合山水形胜(见图) 湿地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1水生植物用量过大问题。与水体面积相比,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为尽快达到水质净化效果,该湿地建园之初水生植物用量有意识地有所提高。经过二、三年的生长繁衍,睡莲、千屈菜、黄菖蒲等水生植物普遍呈现过密、过满的情况,水体面积逐渐减少,大大削弱了景观表达。同时,部分植株因生长过密而无法吸收充足阳光,导致植株枯萎惨败,对净化水质极为不利。对于直接栽种于河床基质上、因吸收水中充足养分而生长过盛的睡莲,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收割或挖除部分植株,才能控制其疯长。 2植物的二次污染问题。减少水岸乔灌木落叶和水生植株季节性残败对于水体的污染,能提高人工湿地净化效率[5],并有利于保持秋冬季的水质与水体景观。公园在秋冬季管理时对香蒲、芦苇、再力花、千屈菜、睡莲等水生植物进行定期收割,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养护管理力度与人力投入,针对飘入水中的乔灌木落叶也应及时发现,及时捞除。 3沉水植物的选择问题。苦草生长不良,金鱼藻植株易附着水中悬浮颗粒,沉水植物景观难以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苦草、金鱼藻栽种处的水流速度不足,引起植株缺氧及水中悬浮颗粒的大量沉淀,此现象在浣碧池非常明显。营建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水体环境,充分发挥其净化效果,增强沉水植物景观表现。为弥补沉水植物景观问题,可适当增加些许浮水植物。如可于水面较为开阔的浣碧池种植一些水鳖与野菱,进一步改善其水质,并丰富水面景观效果。 湿地植物造景发展趋势 1湿地植物群落的构建,创造生动的湿地景观。 水生植物多层次配置手法,大方简洁亦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温州市科馆.ppt
- 温州市人医院护工培训之职责及安全篇.ppt
- 湖北省健促进县区创建目标及实现途径.ppt
- 湖州人口展变化趋势研究.doc
- 湘江河施方案.doc
- 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doc
- 湘教版八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工业.ppt
- 溶解平衡海高三.ppt
- 湘教版八级第一章第四节交通运输业.ppt
- 滁州市南区文明单位测评细则.doc
- 物流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防控机制在物流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创新技术应用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法律科技视角下2025年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法律风险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报告.docx
- 2025年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报告.docx
- 法律科技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探索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报告2025.docx
- 2025年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决策中的智能教育创新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产业航空维修与保障技术报告.docx
- 智能交通大数据在交通拥堵治理中的智能交通信息发布系统2025年报告.docx
- 金融监管科技新机遇: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监管科技中的反欺诈与合规管理应用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陶瓷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高温结构部件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