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发电厂发电取水单耗及机组负荷、浓缩倍率间关系.doc

发电厂发电取水单耗及机组负荷、浓缩倍率间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电厂发电取水单耗与机组负荷、浓缩倍率间关系 2009年公司节水奖励办法中对于节约用水量的计算主要方式为采用比年初预算生产指标下降1方/万千瓦时为标杆,与当季水耗相减,计算出节水量。此种统计方法受预算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对与生产水耗影响较大的负荷率、环境温度、浓缩倍率、冷却塔蒸发量等参数未进行考虑,因此在新的节水奖惩办法中考虑将以上因素对当期水耗目标进行修正 ,使节水量的计算更为科学合理。 1.发电取水单耗影响因素 其中:生活消防水量与机组负荷关系不大,可视为常量Q0,循环水及化学补水量与机组负荷密切相关。 1.1 循环水补水量 循环水补水量=蒸发损失水量+风吹损失水量+排污损失水量 式中:R——循环水量,m3/h △t——冷却塔出口与进口温度之差,℃ N——循环水浓缩倍率 循环水补充水量影响因素之一为循环水温差与循环水量之积R△t,其对应的是换热量,与机组负荷密切相关。假设其R△t与负荷p存在着线性关系为:R△t=f1(p)。 则发电取水单耗可表示为: 式中:n——机组运行小时数,h Q0——生活消防水 Q1——化学补水量 1.2 化学补水量 化学补水量与机组负荷密切相关,假设其间存在以下关系: Q1=f2(p) 令Y=发电取水单耗,则上式可变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 发电取水单耗与机组浓缩倍率、负荷和生活消防水量关系密切。发电取水单耗与机组浓缩倍率和负荷呈反比例关系,与生活消防水量呈正比例关系。因循环水量补水量与环境温度关系较密切,季度不同其蒸发量也不同,考虑由循环水入塔水温代表其影响;生活消防水量与生活消防水泵运行时间有关,正常方式下,为常量;深度节水期间实施分时段供水,对发电取水单耗有明显影响,因非常态工况,其对发电取水单耗的影响不考虑修正。 2. 发电取水单耗影响因素分析 现通过2009年2-11月份基础数据分析发电取水单耗与机组平均负荷、浓缩倍率和入塔水温间的相互关系。 序号 指标 p(平均负荷) N(浓缩倍率) t(入塔水温) Y(发电取水单耗) 单位 万kW ℃ m3/kWh 1 2009年2月 26.29 3.92 34.06 28.60 2 2009年3月 25.42 4.04 33.46 28.34 3 2009年4月 25.48 3.99 35.03 28.19 4 2009年5月 24.78 4.05 36.61 27.57 5 2009年6月 27.33 3.84 38.35 28.01 6 2009年7月 21.94 3.23 36.09 35.31 7 2009年8月 19.98 3.24 35.35 37.05 8 2009年9月 26.16 3.27 38.68 30.43 9 2009年10月 28.34 3.99 37.13 26.08 10 2009年11月 27.87 3.54 33.05 24.58 2.1 拟合回归方程 对上述数据拟合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为: Y=57.6-1.22p-2.47N+0.33t 回归方程的相关性系数|R|=0.968,说明平均负荷、循环水浓缩倍率、入塔水温与发电取水单耗高度线性相关。 由方程式可以看出:负荷每变化1万千瓦,发电取水单耗反向变化1.22方/万千瓦时;浓缩倍率每变化1,发电取水单耗反向变化2.47方/万千瓦时;入塔水温每变化1℃,发电取水单耗变化0.33方/万千瓦时。 回归方程发电取水单耗的标准差为1.2方/万千瓦时,对于给定的平均负荷、循环水浓缩倍率和入塔水温,发电取水单耗概率为0.95的预测区间为(57.6-1.22p-2.47N-2.4,57.6-1.22p-2.47N+2.4)。 选取各因素区间:负荷p(19,30),浓缩倍率N(3,4.1),入塔水温度(40,29),按回归方程及0.95区间方程分别计算出发电取水单耗如下表: 序号 P N T Y01 Y0 Y02 万kW   ℃ m3/kWh m3/kWh m3/kWh 1 19 3 40 37.81 40.21 42.61 2 20 3.1 39 36.013 38.413 40.813 3 21 3.2 38 34.216 36.616 39.016 4 22 3.3 37 32.419 34.819 37.219 5 23 3.4 36 30.622 33.022 35.422 6 24 3.5 35 28.825 31.225 33.625 7 25 3.6 34 27.028 29.428 31.828 8 26 3.7 33 25.231 27.631 30.031 9 27 3.8 32 23.434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