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低压系统电涌保护浅析介绍.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08年第3期 SP&BMHRELATEDENGINEERING ·43 · 低压系统电涌保护浅析 张 迈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江苏 南京 210048) 摘 要:由于电子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对瞬态电涌的危害及 电涌保护(SPD)应用的日益引起重 视 ,介绍了瞬态电涌的入侵途径,认为低压供配 电系统宜采用四级电涌保护,以达到电力、电子设备安全 可靠地正常运行。 ’ 关键词:电子信息设备;雷电流;过 电压;现代综合防雷技术;电涌保护器(SPD)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1904(2008)03—0043—05 自然现象中,雷电进发的直击雷,可以击毁其放 暂态过电压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几十微秒的时 电通道上的建筑物和生命财产,对此人们已很熟悉, 间。 也有较成熟可靠的防护技术 。但伴随着雷 电产生的 1.1 雷电(外部过电压Lightnning)的产生 雷电电磁脉冲,以电磁感应作用和电流波形式,对近 雷云形成的假说很多,至今没有一种被公认为 十多年来迅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控制设备的破坏和 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主要有威尔逊假说等。雷电 危害,是上世纪90年代 以来雷电灾害最显著的特 是一种大气中带有大量电荷的雷云放 电的结果。大 征。它的成灾率更高,损失更大,因而也就成了防雷 气中饱和的水蒸气水滴在强烈的上升气流的作用 技术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下,不断分裂而形成了雷云。带电荷的水滴随气流 这些电子信息设备通常属于耐电压等级低、抗 的运动而移动,于是云就被分离成带有正、负不同电 干扰能力差的电子设备,一般承受不了 ±5V的电 荷的两部分。当带电的云块临近地面的时候,对大 压波动,最怕受到雷击。一般建筑物防雷保护的避 地就会感应 出与雷云的极度性相反的电荷 ,两者之 雷装置引入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人地,在附 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电容器”。 近空间产生了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 雷云中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当云层对地的 (包括 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这 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就会使它们的空气 时,电子信息设备常因元件被击穿或烧毁而停止工 绝缘被击穿,雷云对地便发生先导放 电,当先导放电 作,重要的原因是这类设备的元件耐暂态过电压的 的通道到达地面时,大地就和雷云产生了强烈的 水平很低,如果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暂态 “中和”,出现强大的雷 电流 (可达数十至数千安), 过电压,而线路又未设置必要的电涌保护器,则设备 这一过程称为主放 电。雷电流的波形如图1所示, 的电子元件将被击穿。所以,如无一定的防护措施, 其波前时间为 1~4 s,主放电时间约为30—50 s, 即便是质量很高的信息控制系统,也很难保证在雷 陡度在 7.5kA/s左右。主放 电的温度可达 20000 击情况下仍然可以安全地运行。 , 使周 围的空气猛烈膨胀 ,并出现耀眼的闪光和巨 如今,人们对雷电的产生还无法控制,但是经过 多年的实践和技术进步,人们已经找到了多种减轻 雷电过电压危害的有效办法。只要合理运用这些方 法,就可以把雷电的危害减轻到最低限度。 1 过电压的产生 由电源系统外部 (主要是雷 电)和系统 内部工 作造成的工作 电压超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