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7中考语文 作文分类指导 审题方法课件.pptVIP

山东省2017中考语文 作文分类指导 审题方法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2017中考语文 作文分类指导 审题方法课件

* 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指导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它的宽度。 ?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依据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确定中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 ? 比一比: 某市一家幼儿园要通过公开公平考试的方式招聘园长,报名的考生有八百余人,其中不乏研究生、重点院校的本科生。考生纷纷涌向考场。在通往二楼考场的楼梯旁,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正在哭泣,而考生们视而未见。考生大都进入了考场,焦急地等待考试,这时,曾在幼儿园工作过的女教师张某匆匆赶来,当她发现小女孩时停下了脚步,先用手帕给她擦干眼泪,然后对小孩说:“乖孩子,别哭,老实在这等着,等阿姨考完试,带你去买好吃的,并帮你去找妈妈。”而这一切早已被远处的录像机记下了。当这位教师进入考场时,考官当场宣布,考试已结束了。面对众多莫名其妙的考生,考官给大家播放了录像,并说:“幼儿园的全部工作就是对孩子的爱。”   请以“人生处处是考场”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 二者区别 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 话题作文: 一个材料 一个话题 材料作文:一个材料 多个话题 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例::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这是《伊索寓言》式的故事,道理很简单,做任何事情,不要简单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做事,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知等。应该说全国卷二很符合考生的理解能力,对题意的理解不会造成障碍。从这些道理中我们可以想到很多种写法。一、模仿与创新。二、自我认知。三、认识自己与他人。四、聪明的代价。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来写,可以这样命题:一、给乌鸦练习本领的机会。二、善待弱者。三、像强者学习,应该鼓励。四、向乌鸦致敬等。总之,既然是话题作文,写作时只要符合题意中透漏出来的信息,都可以成文的。 本题的寓言既认可了乌鸦的模仿是对的,又批评了它的盲目模仿,批评了它在自我认知上的错误。有的考生会从不要好高骛远、东施效颦、不自量力着手,有些考生会在这一基础上进而生发出乌鸦有“鹰击长空”的追求,也值得嘉许。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河南一考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 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 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