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电大课件第4章 社会化.ppt

《学前儿童心理学》电大课件第4章 社会化.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心理学》电大课件第4章 社会化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P96-132)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要点: 1、儿童的语言发展 2、儿童的亲子关系的发展 3、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 4、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发展 5、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重点: 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的特点以及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影响因素同伴关系及其功能,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儿童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重点: 1、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的特点以及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依恋的发展 2、依恋的影响因素同伴关系及其功能 3、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 4、儿童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 6、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难点: 1、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 2、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3、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4、儿童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5、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社会化是指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社会化是人类交往的社会基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 个人的社会化主要从家庭、学校的教育开始。教育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个体社会化过程表现在许多方面: 政治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热爱和忠于所属民族的优良传统、风尚、风俗。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的行为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和阶级中,道德社会化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 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社会、民族、文化、风俗不同,对男女性各有不同的期望和规范。心理上的男女差别是社会造成的。 职业社会化——指个体按社会需要选择职业、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某种职业后进行知识、技能更新的再训练的过程。 性的社会化——指个体形成符合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性观念和性行为的过程。在社会主义中国,性的社会化的内容包括性的解剖生理知识、性的心理卫生知识、性疾病的防治知识、计划生育、性道德、性犯罪的预防等方面的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P98-106) 1、前语言的交流 2、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 3、学前儿童语言的交际功能 4、语言获得理论 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人,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一、前语言的交流: 婴儿是通过非言语的方式进行前语言的交流。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成果,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 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都程式化,不能随机变化。 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语素的概念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这是语法单位的基本特征。 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 如: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就是一个一个的语素。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言语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在人际交往关系中,非语言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 非语言交流占所有沟通形式的65%,因此它能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可表达个人很多和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情绪及感觉等。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沟通交流中最丰富的源泉,也是一种共同的语言。 精神病学家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人们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感受和态度是相似的。 一个人面部表情如何,自己很难知道,而且控制面部表情有时也非常困难,如不喜欢、厌恶、敌意、焦虑、恐慌,疼痛等。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把握学前儿童的情绪波动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在与学前儿童的交往中运用和调控自己的面部表情。 目光接触(眼神的交流)是面部表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光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表示尊重并愿意倾听对方的讲述。 可以通过目光接触来判断对方的需求。 目光接触的技巧:要注意视线的方向和注视时间的长短。一般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的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给对方一种有礼貌的感觉,表情要轻松自然。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如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