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争当阅读之星活动实施方案
PAGE
-PAGE 6-
附件3:
争当“阅读之星”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
二、活动对象
全省小学学生。
三、评选原则
“阅读之星”评选主要考核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同伴阅读的帮助和影响等。切忌将评选活动简单等同于语文学习能力考核、学习尖子选拔和优秀学生评选。
高年级“阅读之星”的评选,侧重考查学生是否“会读书”,考查其阅读活动的个性化、全面性和深刻性,即阅读内容不单一、有个人的阅读倾向和阅读见解等。
中低年级“阅读之星”的评选,侧重考查学生是否“爱读书”,考查其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建立。
四、评选指标
“阅读之星”评选由5个指标组成:
1.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占总分10%)。
2.有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占总分20%)。如积极参加阅读活动,阅读内容广泛,有个人的阅读倾向,能影响带动同学参与阅读等。
3.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占总分30%)。如有每天读书的习惯,有摘录或写读后感、书评的习惯等。
4.网上阅读水平测试成绩优秀(占总分20%)。
5.有读书笔记、心得或读书卡(占总分20%)。读书笔记、心得真实感人、有独特见解,读书卡图文并茂、记录清楚。
“阅读之星”课外阅读书量和心得数量参考标准
年 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阅读书量(本)
20
30
40
50
50
50
心得数量(篇)
3
5
7
8
10
15
注: 以上数量指的是2008-2009学年度学生完成的数量。
五、奖项设置
首届广东省争当“阅读之星”活动设省级“阅读之星”500名,省级“百佳阅读之星”100名,“阅读之星”优秀指导教师200名,“阅读之星”优秀校长100名。
六、评选办法
(一)省级“阅读之星”由各地教育部门和小学根据《关于在全省开展“争当阅读之星”活动的通知》(粤教思〔2008〕106号)和本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经学校、县(市区)教育部门、市教育部门三级评选推荐,省争当“阅读之星”活动评委会评定产生。各市教育局须根据所分配名额(见附表一),于2009年7月10日前组织省级“阅读之星”推荐候选人登陆小伙伴分级阅读网(网址:)参加网上阅读测试,并将省级“阅读之星”、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校长推荐表(见附表二、三、四)以及参评学生阅读心得2篇(用A4纸手写或电脑打印皆可,低年级学生可用读书卡代替)报送省争当“阅读之星”活动评委会办公室(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社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邮编:510601,电子邮箱:abcd@)。有条件的地区务必组织参评学生参加网上阅读测试,网上测试和名单报送逾期无效。
(二)省级“百佳阅读之星”从500名“阅读之星”中选拔,经网上投票(占总分40%)和专家评选综合评定(占总分60%)产生。7月23-30日,学生可登陆小伙伴阅读网对500名“阅读之星”进行投票,届时各地教育部门和小学要做好投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投票结果将于8月5日前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关媒体公布。
(三)各地教育部门和小学要组织开展好市、县(市区)级争当“阅读之星”活动,积极发动学生参加活动,可参照省有关做法评选一批市、县(市区)、校级“阅读之星”。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阅读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评选活动,激励学生热爱阅读、认真阅读,促使读书蔚然成风、书韵飘香校园。本项活动纳入“书香校园”创建活动过程,学校开展活动及获奖情况列入“书香校园”评选指标。
本次活动有关事宜,请与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联系(联系人:夏红玲,联系电话:020监督电话:4008811788(免长途费),活动举报信箱:ydzx@)。
附表一:
争当“阅读之星”活动名额分配表
序号
单位
阅读之星
优秀
指导教师
优秀
校长
序号
单位
阅读之星
优秀
指导教师
优秀
校长
1
广州市
40
20
6
12
中山市
22
11
6
2
深圳市
40
20
6
13
江门市
20
10
6
3
珠海市
11
4
6
14
阳江市
15
6
4
4
汕头市
26
10
4
15
湛江市
27
10
4
5
佛山市
26
10
6
16
茂名市
27
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