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深化社会资本差异与我国代际收入公平-教育经济学会.doc

教育深化社会资本差异与我国代际收入公平-教育经济学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深化社会资本差异与我国代际收入公平-教育经济学会

教育深化、社会资本差异与我国代际收入公平 ——新“读书无用论”引发的思考 王 敏1 李茜2 (1.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2.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度关注我国的代际收入公平。通过建立一个子代收入决定模型,得出高、低收入家庭教育投资时子代的预期薪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代际收入公平。教育深化在为不同收入家庭的子代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预期薪水下降等知识失业问题。在当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建立、就业方式还存在双轨制的条件下,高收入家庭的子代更可能依靠其父代较高的社会资本来谋求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这无形中扩大了高、低收入家庭子代的收入差距,致使教育在促进代际收入公平方面的功能日趋减小。最后也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代际收入公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代际收入公平;教育深化;知识失业;社会资本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敏(1985-?),男,安徽安庆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与城乡发展。李茜(1984-?),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7级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的焦点。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往往较多关注代内收入公平,即同一代社会成员较小的贫富差距而忽略代际收入公平。代际收入公平则是指子代收入并非由父代收入这一先赋性因素所决定,而更多地取决于子代本身的后天性因素[1],不同收入家庭的子代可以通过教育等后天性因素减小甚至消除父代收入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影响来实现子代间较小的收入差距。作为弱势群体子代实现经济、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促进代际收入公平的重要机制。然而,据有关媒体的报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新“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偏远地区兴起。不少农村地区的家庭不再以有大学生为荣耀,许多家庭都陷入 “不读书永远穷、一读书马上穷”的读书悖论中[2]。“知识改变命运”这句曾经振奋无数寒门学子的口号如今似乎已成为一种奢望。与此同时,社会中曾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也正悄然演变成“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教育在促进我国代际收入公平方面的作用日趋减小,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代际传承和固化的特点。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那么,教育在促进我国代际收入公平方面的功能日趋减小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将结合教育深化的时代背景,针对不同收入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差异来分析和探讨我国的代际收入公平问题。 一.文献综述 王海港(2005)运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资料,建立了城镇居民子女对家长收入的回归方程,计算出了1988年和1995年的代际收入弹性。研究显示,低收入组父母对子女收入的影响有所下降,但高收入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谢勇(2006)构造了一个分析框架,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人力资本投资支出过高以及人力资本拥有较高收益率的前提下,收入不平等在代际间会呈现动态化和长期化的特点。张海峰(2006)利用26个省的混 合横截面数据,发现城乡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收入差距扩大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的不平等通过代际传递对今后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地产生影响。张东辉、司志宾(2007)研究结果表明,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受到的约束差异及其行为选择倾向于扩大不同收入状况的子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产生代际间收入传递的“马太效应”。郭丛斌、闵维方(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代际存在明显的传递效应,多数子女依然滞留在与父亲相同的收入组群中。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教育改善整个社会收入水平的功能日益增强。如果对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认真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仅有的研究成果大多认为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代际收入公平,而忽略了今天我国教育深化的时代背景对代际收入公平的影响。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子代收入决定模型,并结合我国的教育深化以及不同收入家庭所拥有的差异化的社会资本,来研究我国的代际收入公平。 二.子代收入决定及模型选择 我们假设市场上有两个家庭,h为高收入家庭,l为低收入家庭。其子代所获得的收入分别以、表示。一般来说,子代的收入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第一是父代向子代的直接资本转移。第二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