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西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 4月14日西乡县第十五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陕南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省市“十二五”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而编制。主要阐明我县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未来五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对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第一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科学发展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必须牢牢抓住重大机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围绕打造“魅力茶乡、秦巴水城”,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一五五六”总体工作思路,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克服特大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提前一年完成 “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6.08亿元,是2005年的2.5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2%,超过预定10%增长目标4.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是2005年的5.3倍,年均增长3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2.67亿元,年均增长45.3%。 图1-1 西乡县“十一五”期间GDP与增速变化情况 图1-2 西乡县“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变化情况 图1-3 西乡县“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 (二)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优势产业长足发展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改革调整,我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31:25:44调整到2010年的29:26:45,第一产业比例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例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图1 -4 “十五”三次产业结构比 图1-5 “十一五”三次产业结构比 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末,全县农业总产值18.25亿元,年均增长7.5%。茶叶、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快,竞争力不断增强。茶园面积达到22.46万亩,茶叶产量5436吨,占汉中市茶园面积的38%、茶叶产量的30%,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全县生猪饲养量125.6万头,稳居汉中市生猪养殖第一大县,并成为全省百万头生猪产业大县项目建设县;全县粮食总产量11万吨,油料总产量达到2.2万吨,樱桃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产量达到800吨;烤烟、蔬菜、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壮大,形成长林肉类、午子绿茶、陕南绿茶等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农业发展基础日益牢固。 工业化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紧紧抓住省上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全面启动了矿产品加工、特色食品加工和建材加工循环经济“一区三园”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矿产、水电、建材、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尧柏水泥、汉中福润、华林矿业等大企业已入园建设,为县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2.2亿元,年均增长19.6%,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7亿元。工业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服务业繁荣发展。“十一五”末,全县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27亿元,年均增长1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3亿元,年均增长15.1%。“十一五”期间,集中打造的樱桃沟、午子山、枣园万亩观光茶园三大重点景区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以樱桃、茶叶、特色文化、山水、乡村为载体的生态休闲旅游逐步形成,樱桃节、赛茶节、摩托车赛事等文化体育活动活跃,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旅游人数达到15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42亿元。 (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建设突飞猛进 “十一五”期间,城乡基础设施累计投入58.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5倍。北环路、樱花大道、“一河两岸”综合开发、樱花广场、站前广场、县城东西出入口改造、十天高速城南连接线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三创工作强力推进,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30平方米,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1.3万平方米,城市规模和品位快速提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0.8%。堰口省级重点镇、沙河等5个示范镇、53个村清洁工程建设火热,镇村面貌大为改观。交通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天高速(西乡段)全线贯通,完成县乡公路改造硬化337公里、通村水泥路763公里,使全县22个乡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