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鹳雀楼征联18副佳作评析
鹳雀楼征联18副佳作评析襟星月而披风雨,控秦晋而凌覆载,华夏立雄威,且矫矫西行,我欲登楼追落日;
借诗文以傲古今,铭盛衰以鉴春秋,山川生壮慨,问滔滔东去,谁曾击柱俯黄河? 作者:福建曾清严 评析:这是为鹳雀楼写的对联。 上联中,“襟星月”,意为鹳雀楼连接星月,喻指其高。“披风雨”,喻指历史久远。“秦晋”,交代了鹳雀楼的地理位置。“覆载”,指水,此处用来代指黄河。“矫矫”,勇武之意,《诗经》中有“矫矫虎臣”,郑玄笺曰:“矫矫,武貎。”。末两句意为,太阳不顾一切地向西而去,我要登上楼用目光去追寻,明显地是化用了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的原意。句式用倒装法,“矫矫西行”的主语是“落日”。
下联,“借诗文以傲古今”,是对古往今来吟诵鹳雀楼诗篇文章的赞赏,表达了“楼以诗传”之含义。“铭盛衰以鉴春秋”,赋鹳雀楼予记载和见证历史的身份,表达楼的盛衰与国家盛衰的联系。末两句提出疑问:“问滔滔东去,谁曾击柱俯黄河? ”句式亦为倒装句,应理解为:问谁曾击柱俯滔滔东去的黄河? “击柱”这里是“拍击楼柱”的意思,与辛弃疾“栏杆拍遍”应作同解,为何“击柱”? 理由却又须在前面的“山川生壮慨”句中去寻找。
鹳雀楼,是历史久远的名楼。作者从正面描写此楼,盖古涵今,以问句作结,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倒装句的用法成功,不落俗套,炼字讲究,“襟”、“披”、“控”、“凌”用法均好,可称佳作。
五峰列嶂,九曲抱关,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
三省闻鸡,四围眺胜,问尔黄河转首,莫非留恋斯楼?
作者:吉林李俊和 评析:本联描写鹳雀楼及其周边景物,使用粗线条勾勒,但抓住了特点。“五峰”,即五老峰。“九曲”,指黄河。“三省闻鸡”,亦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五峰列嶂”与“三省闻鸡”对仗工稳而又特点突出。“鹳雀栖身”,是鹳雀楼得名的由来,“因常有鹳雀栖息,故名。”黄河在此处转弯,本是地形造成的特殊景观,作者却偏要发出 “ 莫非留恋斯楼 ” 的推测,使黄河具有了人性化,流露出对鹳雀楼的赞美之情。黄河看了鹳雀楼的西面、南面,还不满足,竟掉头向北来看楼东,真算得上作者的奇思妙想了。
宝殿焚香,心到虔时神有眼;
西厢待月,情当钟处佛能言。
(作者:安徽苏自宽)
评析:这是作者为普救寺所撰写的联语。普救寺建于唐武则天时期。所谓西厢,是位于佛寺西麓的佛居别墅。王实甫写《西厢记》故事即取材于此。佛寺纵庄严,也摆脱不了千载流传的张生、崔莺莺的传奇色彩。因而注定了普救寺的联语与一般寺庙联语的差异。
上联是一般寺庙本色,而下联转写西厢故事。“西厢待月”,出自《西厢记》中张生吟咏的一首五言绝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如何临皓魄,不见玉人来? ”因而《西厢记》又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情当钟处佛能言”,爱情到浓烈之时,竟然使得不食人间烟火的佛祖开口说话,充分表达了人间至情的力度。用语朴实稳重而意境深远是本联的特点。
何必再题诗,有名句千秋,举酒自应多感慨;
已然皆放眼,看黄河万里,登楼犹可拓襟怀。
(作者:北京金锐)
评析:本联亦为鹳雀楼应征联。此联的重点未放在鹳雀楼本身,而是对王之焕《登鹳雀楼》一诗抒发感受。对于王诗,作者用“名句千秋”四字给予评价,认为在王之焕题过诗的鹳雀楼前,我们只应举酒感慨,一切题诗均为多余,与李白于黄鹤楼前所发出的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感叹异曲同工。下联引申王诗“穷千里目”、“上一层楼”意境,以“拓胸怀”三字作结,表达了作者“已然皆放眼”的达观态度和旷放情怀。
5、大河奔海,斜日恋山,妙景宜从高处赏;
千古奇观,五言绝唱,名楼长借好诗传。
(作者:湖北阚东明)
评析:鹳雀楼应征联。上联前两句借用王之焕诗意而更换字眼,用 “ 奔 ” 字写大河气势,用 “ 恋 ” 字写落日情怀,均可传神。末句作总结,点出建楼的主旨。下联先写楼,次写诗,末句点出两者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的互动关系。本联的写作特点是运用自对的修饰手法,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上下联末句 “ 妙景宜从高处赏 ” 、 “ 名楼长借好诗传 ” 堪称格言。
俯瞰黄河,脉流九曲,膏泽八荒,浪奔万里,涛叠百重,浩浩然,胸次顿开何倜傥;
仰瞻灵岫,峰险千寻,气雄五老,岚秀十洲,嶂奇三省,巍巍者,脊梁劲挺自峥嵘。
(作者:辽宁张万增)
评析:鹳雀楼应征联。本联写作角度是登楼人的眼界。上下联分写黄河和山峰。运用数字将其连贯起来,字数虽多,但作者注意了前后的呼应。 “ 胸次顿开 ” ,是 “ 俯瞰黄河 ” 后的感受;而 “ 仰瞻灵岫 ” ,又引发了作者 “ 脊梁劲挺 ” 的自豪感。全联较有气势,虽给人以罗列的感觉,但这恐怕也是难以避免的。
十万里楼台再穷远目,重看了依山白日,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