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工伤事故应急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工伤事故应急处理

工傷事故處理 火災事故 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二 感謝辛勞! 再創高峰! 感謝辛勞! 再創高峰! 雛鷹專案之 講 師﹕ 日 期﹕ .事故與工傷的概念 .事故的致因理論 .事故控制與預防對策 .工傷事故應急處理 課 程 大 綱 事故的定義 一.事故與工傷的概念 事故的分類 物体打击伤害 化学品伤害 一般车辆伤害 起重伤害 一般机械伤害 触电伤害 叉车伤害 火灾伤害 冲床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伤害 模床机械伤害 滑倒伤害 中毒伤害 瓦斯爆炸伤害 其它伤害 事故:在生產/生活中發生的意外損失或災禍. 工傷事故: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中 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 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职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工傷的定義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從事与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 作受到傷害的.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 的﹑患職業病的.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一.事故與工傷的概念 工傷的範疇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動車事故傷害的﹒(非本人主要責任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 .搶險救災,維護國家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 .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証,到用 人單位舊傷復發的. 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 一.事故與工傷的概念 .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醉酒導致傷亡的. .自殘或者自殺的﹒ 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发展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个因果连锁的过程 基本 原则 事故的構成: 不安全行為 管理不到位 危險環境 不安全狀況 直接原因 80% 間接原因20% 二.事故的致因理論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 人的不安全行為分類 B.在必须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和场合时忽视其使用 (护目镜、面罩、防护手套、呼吸用具、安全鞋、工作帽等) 預防措施:1.加強安全教育,嚴禁未停機作業;2.增加安全防護裝置. 預防措施:上挂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戴好勞保用品(防護袖套). 三.事故控制與預防措施 D.使用不安全工具或设备 C.用手代替工具操作(不用工具固 定,用手把持工件加工.) E.物品存放不当(包括成品、半成 品、材料、工具和生产用品等) 用刀片去產品毛刺,容量傷到手 預防措施:使用虎鉗等工具固定,禁止用手把持工件加工. 用手代替工具,把持工件加工 預防措施:禁用不安全工具,購買專用工具作業. 預防措施:做好現場5S管理,物品定點定位放置. 設備上存放不必要之物品 三.事故控制與預防措施 F.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 装置(如平台护栏、吊钩等), 以及在起吊物下或機動車旁作 业/停留. G.在机械运转时进行加油/维修/ 检查/调整/清扫等工作,或都有 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H.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I.不安全的装束(操作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服装过于肥大.) 在叉車旁停留屬危險行為 機械運轉時靠著設備聊天 預防措施:懸挂安全警告標示,設專人值班把守. 預防措施:利用勤前勤后會義加強宣導,提高安全意識. 三.事故控制與預防措施 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 2)防护不当 物的不安全狀態分類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间距不够/制动装置有缺陷/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棱 。 2)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转: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 3)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預防措施: 1.切實落實日常點檢制度,發現故障及時報修,現場做好警告標識. 2.保險,防護裝置確認無缺陷方可操作. 三.事故控制與預防措施 C.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无防护用品/不符合安全要求. D.生产现场环境不良: 1)照明光线不良:光线不足或过强/因烟尘导致视 线不清.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