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揭露日侵华罪行本记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位揭露日侵华罪行本记者

第一位揭露日侵华罪行日本记者 ———本多胜一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本多曾4次实地采访越南战争。本多说:“亲眼看到美国在越南的所作所为,受到良心和正义的驱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当年侵略中国的日军到底在中国干了些什么?由此,我萌发了要到中国采访的念头。” “本多胜一”这个名字第一次为世人所知,是在1971年。那年的8月至12月,日本《朝日新闻》连载本多胜一所写的报道《中国之行》,文章客观、公正地写出了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他的正义感打动了许多人,因为到现在也很少有日本记者能够公正地报道日本侵华相关史实。 从1971年开始,本多胜一作为《朝日新闻》记者多次赴中国实地调查,本多是第一次来中国,当时他根本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这回事。但是,他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了大量有关大屠杀的事情,感到非常震惊,于是就决定去南京采访相关史实。回国后把了解到的南京大屠杀真相写进《中国之行》并在《朝日新闻》上连载。他在书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军国主义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或数字,而是亲人被残杀、家园被烧毁的具体景象。” 由于战后长期的错误教育引导,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保守主义倾向是非常明显的。据《读卖新闻》1982年的舆论调查显示,将侵华战争看作侵略战争者不到1/10。中小学生们看了《山丹之塔》、《听,冤魂的呼声》等反战影片后,不但不从反战角度来欣赏,反而情不自禁地发誓说:“此仇必报!”“下次一定要打一场胜利的战争!”以致使仗义执言的家永三郎、本多胜一等进步人士不仅受到右翼势力的威胁和政府的冷遇,而且还要忍受来自周围群众“卖国贼”一类的讽刺和谩骂。 作为一个日本人,要撇开民族偏见和国家利益来揭开本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是需要勇气的。 在真相和国家利益之间,本多胜一选择了真相,这是一个记者在面对这样困境的时候能够作出的最高选择。 本多胜一选择了事实,选择了真相。数十年来他一直受到右翼势力的围攻,即使在新闻界内部,他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是他从未屈服。他坚信,“正义是记者的灵魂”。 1973年日本作家铃木明出版《南京大屠杀之虚幻》一书中首次指出“百人斩”为虚构。此后在日本,关于“百人斩”是否属实成为争论的话题。2005年,参与百人斩的两名日军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3名遗属向东京地方法院控告《东京日日新闻》于1937年11至12月间的报道失实,和《朝日新闻》于1971年出版的《中国之旅》一书中所提及关于两名军人的“百人斩”竞赛失实并损害其名誉,向该两出版社索偿3600万日元。东京地方法院审判长土肥章大于2005年8月23日裁定报道属实并非捏造,驳回赔偿请求。撰写《中国之旅》的前《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在判决后指“‘百人斩竞赛’真实性无容置疑,原告意图否定整个南京大屠杀以至对中国发动侵略。不过在诉讼过程中找到新的事实和资料,却进一步肯定这个史实。” 2006年12月22日,日本最高法院第二法庭审判长今井功及审判官共同判定,终审驳回侵华日军“百人斩”刽子手向井敏明、野田毅的遗属等原告,状告《朝日新闻》原记者本多胜一、《每日新闻》报社、柏书房出版社等的上诉要求,上诉人向井、野田要求原告本多胜一等人刊登道歉广告的诉求同时被驳回。侵华日军战犯遗属为“百人斩”翻案上诉, 终审败诉 。 本多胜一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勇气深入到被报道对象之中,用亲历的报道方式把最难以触及的真实展现给读者。 在报道爱斯基摩人的时候,他选择了与爱斯基摩人同吃同住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他曾经住进爱斯基摩人狭窄的冰屋里,睡在只铺了一张皮子的所谓的床上,皮下就是硬邦邦的冻土层;吃的是粘糊糊、水渍渍的冻肉;下海狩猎的小船破烂不堪,须有一人专司往外舀水。 这些经历使本多胜一不仅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这个尚处于原始状态民族的生活、劳动、家庭等状态,与他们共同生活的经历还使他能真正地以平等、友善的角度,去反映这个民族。所以本多胜一的报道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了对这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同时还能够给读者真实感,比一般的报道方式更加具有表现力。 《中国之行》 、 《美利坚合众国》、《加拿大 爱斯基摩》、《极限之民族》、《新几内亚高地人》 、 《去往南京之路》 、 《南京大屠杀始末采访录》等 《南京大屠杀始末采访录》 线路寻访幸存者,与历史档案相验证,弄清真相,揭开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以确凿的事实批驳了日本右翼所谓的“南京大屠杀是子虚乌有”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始末采访录》在日本引起很大反响,本多说:“虽然有人向我抗议,但很少有人说我的报道是假的。少数右翼分子说我‘卖国’,并把我告上法庭。”本多先生表示,他写书“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日本”,他说,不论是日本的右翼分子,还是日本的当政者,都必须明白,绝对不能再做歪曲历史,侵略别国的蠢事。 * 正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