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语言的改以胡适教授的《尝试集》与.PDFVIP

中国诗歌语言的改以胡适教授的《尝试集》与.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诗歌语言的改以胡适教授的《尝试集》与

※俄蘇東方學系列之阿列克謝耶夫專輯:「新」中國批判※ 中國詩歌語言的改革: 以胡適教授的《嘗試集》與 附錄《去國集》為準繩 * ** 阿列克謝耶夫 著 陳相因 譯     編輯前言*** 阿列克謝耶夫的這篇文章是為了向一位所謂文學革命的創始者—胡適—表 達敬意而作 。一九一○年胡適前往美國,在那裏主要研究哲學 。一九一七年一月胡 適於 《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在美國時所寫的文章 〈文學改良芻議〉,並於文章中 建議 ,須承認以活的語言—白話文—來寫作 ,並將之認定為文學發展的基礎方 向。在下一期的二月號雜誌中,陳獨秀(1879-1942) 發表 〈文學革命論〉。由此 ,在 中國展開了新文學語言與新文學的運動 。在發表第一篇文章之後 ,胡適接連又發表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新詩論〉與其他文章 ,其中擁護 「從舊詩體中解放」並支 持以口語創作「活文學」,同時在此範圍內呈現了有關改革與思維自身形式的問題 。 1924 8 本文完成於 年 月,初版以手稿與機器印刷的方式發行,並經由作者校訂。此版發行前曾先參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Six Conférences “La poésie chinoise en réforme” 照其法文版—出自 的第六講: 。 原文副標題特別註明 《嘗試集》的英文標題Experiments in Poetry ,是胡適自己翻譯的。阿列克謝耶 夫參考的版本是1920 年上海發行的第一版 ,增補的 《去國集》是1922 年上海發行的第四版 。 * 阿列克謝耶夫(В. М. Алексеев, 1881-1951) ,俄羅斯與前蘇聯漢學家、哲學家與翻譯家,全蘇聯 科學院研究員、院士。 ** 陳相因,本所助研究員。 *** 本文編輯為班科夫斯卡雅(М. В. Баньковская, 1927-2009) ,俄羅斯聯邦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 彼得堡分所研究員。責任主編為李福清(Б. Л. Рифтин, 1932-2012) ,俄羅斯與前蘇聯漢學家、全 俄羅斯聯邦科學院研究員、院士。 41     ‧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三卷‧第二期 俄蘇東方學系列之阿列克謝耶夫專輯:「新」中國批判 一九二○年胡適出版了自己用白話文所寫的詩集 ,名為 《嘗試集》。阿列克謝 耶夫對此書進行剖析 。這是以口語創作新詩的首次嘗試 ,也引起了眾多迴響 。參與 公開辯論的人有新派詩歌的擁護者 ,也有毫不留情的批評者1 。有名的文學家胡懷 琛從詩歌語言和詩體的觀點來批評胡適的詩 ,一九二一年胡懷琛收集了一系列文學 家們的信並將之集結 ,出版了 《嘗試集批評與討論》。遺憾的是 ,阿列克謝耶夫的 這篇文章在當時並未出版 ,在這場公開辯論中徒留一個沒沒無名的參與者。附帶地 1925 說明,阿列克謝耶夫拿到胡懷琛的書已經是第二版 ( 年)了。 1924 儘管阿列克謝耶夫在當時 ( 年)指出,以及後來當代中國學術界都承認 , 胡適在詩歌嘗試上有不足之處 ,但他的詩顯然對中國新詩之形成影響甚鉅 。中國新 詩從二十世紀二○年代開始發展,以活的語言創作詩歌,與舊詩體的準則切斷臍帶。 阿列克謝耶夫是歐洲第一批關注中國新文學的學者之一 ,並且在一九二六年他 的巴黎講座系列中,抽出一堂專談中國新文學 。一九二九年 ,阿列克謝耶夫在 《巴 (Revue de Paris) 4 15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