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上的日本中日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媒体上的日本中日关系

中国媒体上的日本和中日关系 ------冷战结束前后《人民日报》日本报道分析 新闻媒体在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新闻媒体,国际事务尤其如此,因为很多东西不是普通人所能亲历的。人们生活的“世界”,除了自己所在地之外,相当一大部分都在报纸上、广播电视里、互联网中。新闻报道不仅具有信息功能,还具有舆论功能。新闻舆论态度鲜明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舆论,所以媒体的国际报道又影响受众心目中他国的形象。同时,媒体也反映所在国公众的情绪。此外,新闻报道往往产生“设定议程“的作用------新闻话题很快成为公众舆论乃至政府决策者关注的重点。最后,经验表明,媒体既能够对决策的过程施加压力,也常常被官员们用来试探风向、释放烟幕、诱导舆论。总之,新闻媒体是信息的提供者、舆论的制造者、议程的设定者和政策的参与者。虽然受到政治体制、新闻观念、文化背景的影响,各国媒体的运作存在差异,但上述功能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得以表现。 本文试图对《人民日报》的日本报道进行分析。《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中国政治新闻报道最严肃、最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报纸,并且对其它媒体具有引导作用。本文假设,在中国的政治和新闻体制下,媒体国际报道的取向从整体上和《人民日报》具有一致性。这是本文选取《人民日报》的理由。作者在此将选取《人民日报》2001年1-6月的有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这些报道可以被认为反映了本世纪初中国对日本的关注点和态度。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会对比同时期《人民日报》对其它两个与中国有着重要关系的国家---美国和俄罗斯---的报道,还会对比1996年、1991年、1986年同期《人民日报》的日本报道,希望以此找出横向和纵向的异同。1996、1991和1986年分别是以5年为间隔期确定的;1996年可以代表90年代中期,1991年可以代表冷战刚刚结束的年代,1986年则可以代表80年代中期;而且它们避开了特殊的年份(即中日战争爆发和结束的重大纪念年份)。本文的资料全部来源于《人民日报索引》和《人民日报缩印本》。 《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按照其索引中的分类,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类是中国外交/对外关系中,有中国-日本、中国-美国、中国-俄罗斯等,主要报道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另一类是国别与地区,主要报道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并发表评论、感想等。本文的统计就是按照这些分类进行的。由于新闻报道具有较大的事件引导性,所以本文的分析最能适用于报道所产生的时段,尽管它们对于其他时段的报道可能也具有启发意义。 横向分析:2001年1-6月关于日本的报道 2001年1-6月,《人民日报》共发表有关中日关系的新闻65条,差不多平均每3天有1条。对比《人民日报》对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的报道,可以发现,对中日关系的报道在数量上远远少于对中美关系的报道(65:241),后者平均每天有1.3条,是中日关系的约4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4月中美军机相撞这一突发事件的影响。不过即使排除有关这一事件的约140篇报道,关于中美关系的报道仍明显多于中日关系(约65:100)---美国一直被作为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这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得到了体现。而对中日关系的报道也明显多于对中俄关系的报道(65:29 ),即便中俄关系当时气氛良好且相对稳定。这反映出,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与日本的相互作用也无法忽视。这种情况在国别报道中也得到体现,关于日本的报道有217条,关于美国的报道有294条,关于俄罗斯的报道有90条。新闻报道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仍然是和中国交往最为密切和最受关注的国家之一。 表一:2001年1-6月《人民日报》有关日本、美国、俄罗斯的报道 从内容上看,《人民日报》在中外关系中对中日关系具有明显正面 意义(经济援助、中日合作)的消息5条,占8%;对中日关系有明显负面影响(李登辉访日、历史问题、〈台湾论〉、日航侵权)的消息26条,占40%;中性消息(会见等)34条,占52%。 应该说,负面报道的数量和涉及的议题明显超出了正面报道,前者是后者的5倍。中日关系目前的状态由此可见一斑。有关中美关系的报道负面性质的约109条,占45%,具有正面效果的约7条,占3%,其它125条,约占52%。在中日关系和中美关系的报道中负面的比例相仿佛,这是否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两对双边关系在二十一世纪初都处于类似困难的境地呢?相比之下,关于中俄关系的报道19条消息具有正面意义,10条消息属中性,没有负面报道。上述数字表明,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但处于不稳定和困难的时期,而中俄关系虽然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如中美、中日关系,但目前正处于较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