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大足县2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

关于大足县2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大足县2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大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大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 一、“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 ?? “十一五”时期,全县人民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各种自然灾害,紧紧围绕“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和谐宜居家园”的战略发展目标,始终致力于打基础、提速度、促和谐,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翻番。“十一五”规划提出43项指标,除粮食产量因退耕还林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未完成规划目标外,其他42项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规划期末目标,其中12项约束性指标均顺利完成。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14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18832元;地方财政收入翻三番,实现2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实现12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实现46.4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翻一番,实现113.8亿元。在西部百强县的排名由2005年的第76位上升到49位。 ??? 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以“旅游创意、现代五金、聚光光伏、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四大产业基本形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6户,是2005年的3倍,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0户。 ??? 发展基础日臻完善。玉滩水库扩建,成渝复(直)线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市三环西联线(大足段)和广(安)-大(足)-泸(州)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将根本性地改变工程性缺水矛盾和区位条件。 ??? 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基本翻番,分别达到16397元、66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并轨试点。 ???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实力大提升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县上下奋力拼搏,全面完成县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的主要指标。(见表1) 分类 指 标 年初目标 实现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16.0% 16.9% 人均生产总值 16.5% 16.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0.0% 37.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0% 20.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5.0% 42.7% 结构调整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58.0% 60.0%(预计) 新产品产值率 4.0% 4.2%(预计) 城镇化率 +2.1个百分点 +2.1个百分点 内外开放 外贸进出口总额 18.0% 142.3% 实际利用内资 20.0% 81.4% 转变发展方式 单位GDP能耗 -4.0% -4.8%(预计) 森林覆盖率 +2.0个百分点 +5.2百分点 社会 民生 城镇新增就业 3500人 7990 城镇登记失业率 <4.0% 2.98%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 1.6‰(预计)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0% 11.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0% 18.0% (一)“产业优化发展年”成效显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 2010年,全县深入开展“产业优化发展年”主题活动,基本形成以工业发展带动为主,三产业、一产业发展并进的格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5.0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6.9%(图1)。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5.8∶49.6∶34.6,非农产业比例上升1.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8亿元,增长62.1%(图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7元,增长11.6%;农村居民纯收入实现6613元,增长18.0%(图3)。 图1? 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图2? 地方财政收入比较 图3? 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全年粮食产量43万吨;生猪出栏63.7万头,增长1.1%;家禽出栏647.1万只,增长9.5%;渔业投种量达3700吨,增长27.5%。完成造林15.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9.0%。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建成优质稻基地30万亩、枇杷10万亩、笋竹10万亩、冬菜调味品3万亩以及50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成荷莲、葡萄、黄金梨、茶叶、巨桉等特色基地15万余亩。棠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确定为重庆市首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成高标准农田1.3万亩,新增和改善灌面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