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学2015年春高二下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doc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学2015年春高二下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学2015年春高二下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5年春高二下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每题4分 共48分) 1.公元前594年,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力图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即(  )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2.哈罗德·伊尼斯认为在梭伦担任执政官期间,“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B.划分十个地域部落 C.债务奴隶制的废除 D.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3.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宣布封君子孙传三世即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并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这些措施 ③易遭到世袭贵族的反对???????????????④有利于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治理国家应当“士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5.钱穆认为“春秋到战国,世袭特权推翻,制约经济解放,凝固的定型消失了,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都在迈步向前”。“许多潜滋暗长”的新力量包括(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明商鞅变法 B.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 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 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 7.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8.《战国策》记载:(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 B.立功将士的利益 C.新兴地主的利益 D.富裕农民的利益 9.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当时北魏(  )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10.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树……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要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11.据史料记载,北魏从立国到孝文帝时的二十余年中“爵无禄”。484年,孝文帝规定“户增调三匹、二斛九斗穀,以为官司之禄”,还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B.推行汉化政策 C.加强集权 D.整顿吏治 12.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题 每题18分 共72分 13.“缓和矛盾,力求公平”是古今中外统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 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材料二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宋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已知道可以用信贷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采取了哪些“信贷的办法”来缓和阶级矛盾。 (2)上述两次改革对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这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译自《史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勾践改革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计然的建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勾践改革的影响。 15.【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是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倖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 ——《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地方上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对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