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八声甘州柳永.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赏析八声甘州柳永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仕途失意——人生的特定选择,让柳永呢长时间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羁旅行役就成了柳永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羁旅行役也成了柳永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唐诗中写羁旅行役的作品不少,宋词中第一个把羁旅行役写入词中的是柳永。柳永的这首词,上片写萧瑟秋景,下片抒怀乡之情,界限非常鲜明,层次极为清晰。上片的开篇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对”是一个领字,意思是“面对”。在哪儿面对呢?看完这首词下片的最后的“倚栏杆处”,你才会知道作者是在楼上凭栏眺望。“对”作为领字,领起了上片九句。所以上片的前两句呀,是用一种宏大的视野来描写秋景,写的主题词是什么呢?是 “秋雨” ,面对着暮色苍茫中的潇潇秋雨,一望无际的天空、滔滔滚滚的江水全都笼罩在秋雨中了。这番自上而下的洗涤 ,一切都清了、一切都静了。下面紧接着的三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继续写秋景,但是写的主题、写的中心词已经不是秋雨了。“渐”又是一个领字,领起了以下三句十二个字,“渐”是什么意思呢?“渐”是“渐渐”。那么中心词不是秋雨了,写什么呢?写“霜风”。霜风就是秋风。还写什么呢?写“残照”。残照就是夕阳。所以这三句写的是秋风和夕阳。一场秋雨过后,秋意、秋寒、秋气都渐渐地逼了上来,秋风凄厉,一阵紧似一阵,关隘、大河全都一点点的变得冷冷清清,西下的夕阳把最后一抹光投射到自己站的楼上。细心的听众可能会问,如果说这首词写的是实景,那么前文写秋雨漫漫,整个天地都笼罩在秋雨之中,后文为什么还会出现夕阳残照呢?我觉得柳永写的是雨后残阳,这样前后就不矛盾了。这三句啊,前人评论它具有唐人风骨。因为这三句确实写得好,好在哪呢?好在它的画面和遣词。也就是它的画面感和他用的词非常好。画面感好在哪呢?画面感宏大:霜风凄清,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到秋风,写到残阳,还写到关隘,大河,所以这个场面非常宏大。而用词了,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高古”,所谓高古就是从口语中间,经过仔细地提炼,达到精准程度的词语。所以这和柳永词啊常常以口语入词的做派大相径庭。有了这三句,这首词就有了高古之风。上片的最后四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是处”是到处啊,到处看到的都是红花凋零、绿叶衰败,万物的精灵个个残破,只有长江的流水滔滔滚滚,默默无言,滚滚东流,昼夜不息。在作者眼中,默默无言的江水都充满了悲愁,这种悲愁是作者心中的悲愁,投射到江面上形成的。词中的“红衰翠减”四个字,出自李商隐的《赠荷花》诗。(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只是李商隐的原句是七言的:“翠减红衰愁杀人”。但是柳永用在这里边为了满足这首词,这一句呀六言的格律,他只能把“翠减”这两个仄声字和“红衰”这两个平声字前后对调一下,把“翠减红衰”对调成“红衰翠减”,就形成了“是处红衰翠减”。你看,作者柳永他的才学,他对李商隐的诗极其熟悉,所以他能信手拈来,把李商隐的诗句改变了前后的字序以后,用在了自己的词中。我们说过,柳永这首词上片是写景,但是写景也各有侧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这两句写的是秋雨; “渐霜风凄紧”三句写的是秋风夕阳;“是处红衰翠减”二句写的是花;“唯有长江水”二句写的是江水。擅长写暮秋、暮色,是柳词的一大特点。大家还记得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吗?“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那首名作也是秋风秋雨愁杀人的一个傍晚。在这样一种特别容易引发人感伤之情的季节和时间,送别令人不堪,思乡同样令人不堪。这首词的作者面对秋风秋雨中的暮秋残破景象,思乡之情倍增,心中痛苦难平。所以下片换头三句才自然而言的写出了“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登高”眺望故乡,是古人诗词中写乡情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最早用登楼写乡情的是东汉末年的王粲,他写的《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他乡再好不如故乡之美。柳永不敢登高,所以他“不忍登高临远”,因为故乡在远方,登高只能让思乡之情更难克制。唐人宋之问是“近乡情更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人柳永是“不忍登高临远”,都是思乡的最独特、最真实的一种表达。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