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成型特性第四章——陶瓷
4. 陶瓷的表面施釉处理 在陶瓷的表面烧结一层连续玻璃态物质的工艺方法。 通常釉层很薄,零点几毫米。 施釉后:表面清洁美观、不吸水、不易被沾污,并起到装饰和保护瓷件的作用。 施釉方法: 浸、喷、滚、浇、涂刷等。 一、成份和特点 二、分类 三、性质 四、陶瓷制品 五、陶瓷的制造 六、陶瓷的表面装饰技术 小结 新型陶瓷生产过程 配料 坯料制备 成型 烧结 后续加工 (1)配料 制作陶瓷制品,首先要按瓷料的组成,将所需各种原 料进行称量配料,它是陶瓷工艺中最基本的一环。称料务必精确,因为配料中某些组分加入量的微小误差也会影响到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2)坯料制备 配料后应根据不同的成形方法,混合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坯料。 如用于注浆成形的水悬浮液;用于热压注成形的热塑性料浆;用于挤压、注射、轧膜和流延成形的含有机塑化剂的塑性料;用于干压或等静压成形的造粒粉料。 混合一般采用球磨或搅拌等机械混合法。 新型陶瓷生产过程 (3)成形 是将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成形技术与方法对陶瓷制品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陶瓷制品品种繁多,性能要求、形状规格、大小厚薄不一,产量不同,所用坯料性能各异,因此采用的成形方法各种各样,应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新型陶瓷生产过程 (4)烧结 是对成形坯体进行低于熔点的高温加热,使其粉体间产生颗粒粘结,经过物质迁移导致致密化和高强度的过程。只有经过烧结,成形坯体才能成为坚硬的具有某种显微结构的陶瓷制品(多晶烧结体),烧结对陶瓷制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及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5)后续加工 陶瓷经成形、烧结后,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精密加工,使之符合表面粗糙度、形状、尺寸等精度要求,如磨削加工、研磨与抛光、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甚至切削加工等。切削加工是采用金刚石刀具在超高精度机床上进行的,目前在陶瓷加工中仅有少量应用。 新型陶瓷成型方法 一、浇注成型 浇注成型:陶瓷原料粉体悬浮于水中制成料浆,然后注入模型内成型,坯体的形成主要有注浆成型(由模型吸水成坯)、凝胶注模成型(由凝胶原位固化)等方式。 (一) 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是将陶瓷悬浮料浆注入多孔质模型内,借助模型的吸水能力将料浆中的水吸出,从而在模型内形成坯体。其工艺过程包括悬浮料浆制备、模型制备、料浆浇注、脱模取件、干燥等阶段。 空心注浆法示意图 空心注浆法示意图——续 这是一种最古老也最广泛使用的成型方法 将配料加水或塑化剂制成塑性泥料,后用手工或机加工方法成型。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制成生坯。 按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塑成型可分为雕塑、印坯、拉坯、旋压和滚压等种类,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旋压和滚压两种。 可塑成型 传统陶瓷成型方法 可塑成型 传统陶瓷成型方法 旋压 滚压 可塑成型 传统陶瓷成型方法 其中,石膏模型和坯料旋转 新型陶瓷成型方法 二、压制成型 压制成型是将经过造粒的粒状陶瓷粉料,装入模具内直接受压力而成型的方法。 (一) 造粒 造粒即制备压制成型所用的坯料,它是在陶瓷原料细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塑化剂(如4%~6%的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作用是使本无塑性的坯料具有可塑性),制成粒度较粗(约20目左右)、含一定水分、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团粒,以利于陶瓷坯料的压制成型。 对于新型陶瓷用粉料的粒度,应是愈细愈好,但太细对成形性能不利。造粒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成形坯体及烧结体的质量,所以造粒是压制成形工艺的关键工序。 在各种造粒方法中,以喷雾干燥法造粒的质量最好,且适用于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目前已广为采用。 喷雾干燥造粒法:将混合有适量塑化剂的陶瓷原料粉体预先调制成浆料(方法同注浆成形浆料的调制),再用喷雾器喷入造粒塔进行雾化和热风干燥,出来的粒子即为流动性较好的球状团粒。 新型陶瓷成型方法 (二)?? 压制方法 压制方法主要有干压成形、等静压成形和热压烧结成形等。 1.干压成形 将造粒制备的团粒(水的质量分数6%),松散装入模具内,在压机柱塞施加的外压力作用下,团粒产生移动、变形、粉碎而逐渐靠拢,所含气体同时被挤压排出,形成较致密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压坯,然后卸模脱出坯体。 新型陶瓷成型方法 ?????图 干压成形的密度梯度 a)单向加压 b)双向加压 新型陶瓷成型方法 单向加压时,压力的不均匀分布更明显,而且坯体高度与直径之比愈大,压力分布愈不均匀。 双向加压方式是上下压头(柱塞)从两个方向向模套内加压,压力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减轻,故压坯密度相对较均匀。 为保证坯体质量,干压成形时需根据坯体形状、大小、壁厚及粉料流动性、含水量等情况,控制好成形压力(一般为40~100MPa)、加压速度与保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