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三化学学案1。1原子结构.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科版高三化学学案1。1原子结构

1.1原子结构 考点说明: 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说明 物质的微观世界 原子结构 原子核 A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同位素及质量数 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B 核外电子排布的 表示方法 B 电子式的含义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书写1~18号元素 离子 B 简单离子、和铵根离子的电子式 1~18号元素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 研究原子的特性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电子云与电子运动状态 B S、P电子云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排布 B 1.核外电子排布概况 电子排布式 B 1.1~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轨道表示式 A 1.简单的轨道表示式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发现史: (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 ; 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于1803年提出了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学家汤姆生发现了 ;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 ; 1909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年用α粒子轰击金箔,并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即: 。 (2)α粒子是 ;β射线是 ;γ射线是 。 (3)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证明原子的可分性、具有更复杂的结构的重要科学发现和现象是 。 原子的构成:核组成符号: 同位素 元素的定义: 核素的定义: 同位素的定义: 的相对原子质量: 35Cl 5.81×10-23 34.969 75.77% 35 37Cl 6.14×10-23 36.969 24.23% 37 平均 35.453 35.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5.81×10-2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969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5.77%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7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5.45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宏观物体运动特征: 电子的特点:电子运动特征:电子云的定义: 氢原子的电子云:氢原子的电子云图: 电子云图的意义: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电子层电子亚层P亚层电子云呈     。 电子云的伸展方向S亚层电子云是   ,在空间各个方向上伸展的程度 。p亚层电子云有 种伸展方向,d亚层电子云有 种伸展方向。f亚层电子云有 种伸展方向。 轨道:在一定电子层上具有一定形状和一定伸展方向的电子云所占据的空间称为轨道。所以s、p、d、f亚层分别有 个轨道。 电子的自旋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电子层符号 K 电子能量 ( ) ——→ ( ) 电子离核距离 ( ) ——→ ( ) 电子亚层符号 电子亚层数目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