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惩罚和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oc

收入不平等、惩罚和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收入不平等、惩罚和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收入不平等、惩罚和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周业安 【专题名称】理论经济学 【专 题 号】F11 【复印期号】2012年01期 【原文出处】《世界经济》(京)2011年10期第35~54页 【英文标题】A Study on Income Inequality, Punishment and Voluntary Supply of Public Goods Based on Experimental Economics 【作者简介】宋紫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225号 ,电子信箱:szifeng-pk@163.com(北京 100010);周业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电子信箱:rendayean@163.com,zhouyean@(北京 100872)。 本文借助实验经济学方法在一个收入不平等环境中考察了两种类型的惩罚机制对于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社会偏好的普遍存在,引入惩罚机制可以显著且稳定地提高公共品供给水平,不过基于个体的惩罚机制效果更好;惩罚主要针对违背公平准则的行为,被试也会主动调整以避免被惩罚;处境较好的被试的惩罚倾向较低,并且被惩罚的可能性较高。这些结论对制定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公共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收入不平等/惩罚机制/公共品供给/实验经济学/社会偏好EE43UU1920926 ????一 引言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解决不平等问题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公共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来实现有效的转移支付和社会救济;二是通过非政府组织(NGO)或者个人自发的捐赠,来实现社会救助。这些政策设计所依赖的理论一般都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自利偏好基础之上,因而公共政策设计和实施的对象在偏好上是同质的。即使是在私人领域的社会救助,虽然存在利他观念,但就政策设计而言,也是假定实施救助者是自利的,因而需要通过税收优惠或者补贴等方式来激励成员更多参与自愿救助。 ????基于上述理念解决社会的不平等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还不尽如人意。传统的不平等治理本质上是通过货币激励来给社会成员施加某种外在动机,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同时激发社会成员的内在动机,比如互惠和利他等,甚至可能挤出这些内在动机(Frey and Jegen, 2001)。虽然通过正面宣传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社会成员的内在动机,但由于这些宣传所塑造的榜样通常都具有极强的利他偏好,类似《镜花缘》中的君子国的理想状态,对普通的社会成员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如果普通的社会成员激发自身内在动机的成本过大、难度太高,那么相应的宣传也可能缺乏应有的效果。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都需要科学地刻画出社会成员的真实偏好,捕捉其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相互强化的作用机制,才能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完善的公共政策和相关的制度安排,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家关于社会偏好的研究发现,社会成员其实具有社会偏好,比如互惠、利他等等,这些偏好介于完全自利和纯粹利他之间(也可以包含纯粹利他)。如果从这种偏好假定出发,那么即使是在人数众多的集体决策中,也不会出现奥尔森所担心的免费乘车难题,公共品仍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供给,即具有社会偏好的当事人具有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Ledyard, 1995; Plott and Smith, 2008)。现有的研究还发现,不同当事人之间偏好的社会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并且会相互影响。这种社会偏好理论同样得到了中国研究者的经验支持。陈叶烽(2009、2010)的实验研究发现,中国的被试具有显著的社会偏好。周业安和宋紫峰(2008)基于中国的被试进行了有关公共品博弈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被试的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达到40%左右。特别是,宋紫峰等(2011)在公共品博弈环境中引入了不平等环境,试图研究这种特定环境中被试是否还具有社会偏好。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被试在不平等的环境中不仅仍然保持稳定的社会偏好,而且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水平并未显著下降;但不同的不平等环境会对被试的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说明个体社会偏好可能会随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给定社会成员存在某种程度的社会偏好,不平等治理的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就可以建立在满足外在动机和激发内在动机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但现有的国内研究还没有深入揭示这种可能性。笔者第一步的研究仅仅考虑了一个不平等环境下公共品博弈中被试的自发的社会行为(宋紫峰等,2011),并没有引入激发被试内在动机的机制、被试行为可能面临的各种制度约束。国外类似的文献发现,被试的社会偏好普遍表现出互惠特征,而在这种特征下,恰当的惩罚制度有助于激发被试的内在动机。比如,Ostrom等(1992)在一个公共池塘资源博弈实验中首先引入了惩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