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提供偿付能力担保。政府还应对巨灾保险体系运行进行监管,建立巨灾基金的优
惠税收政策。提出强制保险立法建议等。
同样保险业在灾害风险管理和灾害损失补偿体系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其作用不仅限于灾害损失的事后补偿,而是贯穿于事前的防范、事中的监督管理
全过程。保险手段可以把市场化的风险管理、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手
段引入到灾害管理体系中,完善灾害补偿机制和体制。利用其精算方面的资源优
势在灾害保险产品的定价方面提供支持。利用其完善的服务网络资源,做好巨灾
保险的服务和灾后的理赔工作。
从大数法则的拓宽实现了承担风险整体系统的扩大,从而有效提升了整体性
巨灾损失补偿系统承担巨灾损失的能力,拓展了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在理论分析
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三种巨灾损失补偿模式的结构框架: 即主要依靠政府手段
和政府机制发挥作用的政府补偿模式、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发挥作用的
市场补偿模式,以及把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以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作为人类经
济社会系统整体的二种内在机制,重视二种机制的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发挥系
统整体力量在损失补偿中的作用的整体性补偿模式。
在对整体性巨灾损失补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而运用该理论转入对巨灾损
失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针对近年来各国和地区在巨灾损失补偿实践中越来越重
视通过建立政府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来完善本国的巨灾损失补偿机制这一现实。
本文在实证分析方面主要针对各国和地区巨灾保险制度进行对比研究。我们选择
了 8 个国家和地区的 11 种巨灾保险制度进行多角度实证分析。从巨灾保险制度
建立的背景、基本内容、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对比。我们发现,政府和
市场在这些巨灾保险制度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分析,论文中对政府
和市场发挥作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逐项列表对比。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巨灾保险
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
题:如巨灾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机;巨灾损失承担机制;巨灾保险制度应实行强制
保险;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和商业保险公司的作用等。
在总结各国和地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经验分析基础上,本文第三部分结合
我国国情,转入对如何建立我国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国
目前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及其面临的问题,考察了中国的巨灾风险状况和巨灾损失
状况,分析了我国目前政府补偿机制和市场补偿机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文
运用国际上成熟的理论模型,对中国财险业的巨灾风险赔付能力进行了测算。研
究了在既定的巨灾损失下中国财险业 2004 年年底的赔付能力并估算出赔付效
率。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与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5
内容提要
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议。建立我国巨
灾保险制度应该结合我国的巨灾风险特点、保险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
的作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发展,积极引入保险制度参与
社会管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推进公共服务创新”
的精神,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功能和作用,建立整体性巨灾损失补偿机制,调动一
切可以运用的社会资源,补偿巨灾风险损失,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建立“政府支持
的巨灾保险制度”,使保险业成为应对巨灾风险的市场化、社会化的资源整合平
台。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应从满足我国社会的巨灾保障需求出发,采取逐步
完善、稳妥推进的方针。具体而言,在承保风险种类上,可以先从居民要求强烈
的地震保险入手,最先要建立的是政策性家庭财产地震保险;保障程度要根据我
国保险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在初期坚持小保额广覆盖的原则,随着我国保险业自
身实力的壮大,保障程度应逐步提高。保障程度的提高必然伴随着承保范围的拓
宽,在建立地震保险之后应在不断积累经验采取措施提升巨灾保险体系的风险承
担能力,再择机建立洪水保险乃至综合性巨灾保险制度。论文最后提出了建立我
国地震保险制度、洪水保险制度和综合性巨灾保险制度的框架性方案。
论文创新: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析大数法则拓宽和巨灾风险可保性条件扩展,在
综合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巨灾损失整体性补偿机制理论。在巨
灾损失整体性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下通过补偿主体的多元化和补偿范围的
扩大不断提升巨灾损失承担系统的整体能力,该研究在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