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成语的对称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握成语的对称美

发掘哲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辩证分析,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议论文的写作上,这种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开掘那些蕴含深刻的成语,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如: “东施效颦”的理解:主观愿望要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盲目模仿不可取;了解自己,才能走向成功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绝对化;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以己之长克彼之短等。 “狐假虎威”的理解:不要被假像所迷惑,要透过表面看清真相;要善于借助外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等。 “揠苗助长”的理解:客观规律不能违反;欲速则不达;等待也是一种智慧等。 类似这样的成语是很多的,通过对其含义的辩证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再看下面一组成语,试作一下辩证分析: 画蛇添足 口蜜腹剑 唇亡齿寒 井底之蛙 盲人摸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病句题一轮复习建议 (1)将提主干、理枝叶的方法用熟,可以对付绝大部分问题。 (2)典型病句要分类整理,要形成一种直觉和本能反应。 (3)要强调典型性,防止学生语感的混乱,以及在细节上的纠缠。 病句题解题的根本技巧就在“拆”“比”二字上 语言运用部分 语言运用题,更加关注生活、突出实用性。在复习中,除了要关注仿写、续写、补写、拟写公益广告、短评等题型外,还要注意短文改错、实用文体写作、图文转换等常见题型。 写作部分 二轮复习目标 1、要强化新材料的积累,且能有所思考,灵活运用。 2、要进一步强化审题立意能力,确保不出问题。 3、要能在写作模式上形成特色和特长。 4、语言训练能出成效,能拟好题、写好开头和结尾 5、书写要进一步强化 /wenxindiaochong2425 关于新材料的积累和运用 (1)用好选修课本,用好传记类文章,让学生用随笔、散记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记下来,不要强求篇幅的完整连贯。这样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且能锤炼出警言。 庄子散悟 (一) 马叙伦先生读《庄子》有诗云:“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人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义,空读南华三十篇。”诗中表达的也就是两层意思:一是庄子的逍遥境界实在难把握,二是要理解庄子还就得从他的逍遥开始。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哈姆雷特。”我借用过来,也可以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逍遥”罢。 (二) 其实,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的,一曰物质世界,一曰精神世界。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真的无法逍遥,别的且不说罢,仅这吃喝拉撒的物质需求就逼迫着我们,让我们为生存而忙碌,岂得逍遥?但是这精神世界就是另一码事了,我们真的可以抛开一切,自由驰骋在自己的精神原野之中,无拘无束,无牵无碍。所以,我觉得庄子的《逍遥游》是关于人类自由精神的寓言。 /wenxindiaochong2425 (三) 庄子在《逍遥游》中对于逍遥境界是这样描述的:“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这无非就是在讲与自然同化的道理。庄子的鼻祖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他其实已经揭示了与自然同化的不二法门——“法”,也就是学习、效法。自然是怎样 的呢?是空灵的、纯粹的,是没有任何强制与暴力、拘束与压抑、雕琢与粉饰的。一个人的内心如果 也能达到这种境界,不就是与自然同化了吗?有没有例子可以说明?姑且就说陶渊明吧,他回归园田 之后,物质生活仍然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不逍遥;但是他却让自己的心灵 完全解放了,他精神的天空是明净澄澈r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得到了人生的真正逍遥。 (四)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对于真正逍遥的人生做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无己、无功、 无名”不恰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吗?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没有私欲纠缠,不被利益诱惑,没有声名 负累,他的精神真正得到大解脱,大欢悦。我常想,道家讲求的羽化登仙,其本意绝不是世俗所认为 的成为神仙,长生不老,而应是庄子在这里所说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五) 有人说,庄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氧吧。妙喻。文明的进步伴随的常常是物质的丰盈,而不一定是 精神的富足;技术的发展伴随的常常是欲望的膨胀,而不一定是心灵的幸福。放眼我们这个时代,这 就不用多举实例了吧。所以读读庄子,哪怕让我们因缺氧而近乎窒息的心灵得到片刻喘息,也算是我 们的一次自我救赎。 ??????????????????????????????????????????? (六) 依马叙伦先生那首绝句之韵,也赋一首:“读罢南华第一篇,悟取逍遥心自闲,探得真源何所论?繁 枝乱叶尽须删。” ? /wenxindiaochong2425 (2)要让学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