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2014年上学期上课版}
二、阅读第一段,思考:本文借画竹阐发了哪两个方面的艺术创作思想? 明确:“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三、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轶事?从而表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3、(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 四、本文善于运用典故,请分析本文引用的典故及其作用。 1)“渭滨千亩”的典故。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比喻洋洲多竹。从苏轼的诗看,是诙谐地说文与可是个清而贪吃的太守,洋洲又盛产竹,那么生出来的笋,必然他吃到肚里去了。这两句话,一是赞文与可两袖清风的操守,一是写密友间的戏笑。作者回忆这两句诗,可见作者与文与可生前之情和失友之痛。 (2)“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典故。前者出自《庄子养生主》,后者出自《庄子天道》。引用这两个典故是用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技艺的纯熟来比喻文与可画艺之高,不光有成竹于胸,亦能心手相应。表现对文与可画竹技艺的赞美。 (3)“车过腹痛”的典故。出自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用此典故是说桥玄与曹操二人因关系密切而做戏笑之语,苏轼用此典故来指他与文与可关系亲密,才会写文章来记载二人戏笑之语。 五、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他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本文反映了苏轼散文的什么特点?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书《孟德传》后 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然曩余闻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子瞻题。 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长。”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必须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懒得动笔,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的话错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就证实它,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八千尺长的竹,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与可笑起来说:“苏先生真会说呀!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即把所画的筼筜谷倾斜的竹子送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但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还令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之一。我的诗说:“汉水的高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笋子?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游玩,煮笋晚上吃,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饭满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玩笑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我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叔叔于勒.ppt
- (我成长足迹).docx
- (我们应尽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教学课件.ppt
- (忆读书)ppt课件{76页}.ppt
- (我爱门前小池塘)第1课时{2017.03.21}.ppt
- (我的空中楼阁){修辞情感篇}.ppt
- (房地产估价){李晓东}.ppt
- (我的老师){作文指导}.ppt
- (打印)第四讲 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不平衡发展.docx
- (投资学)复习思考题{文正学院}答案.doc
-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 2022 级“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卷-地理试卷(学生版).docx
- 山东省齐鲁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学业水平联测(五)-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2月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卷-政治试卷(学生版).docx
-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测试-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四省联考(陕晋青宁)-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镇江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卷-物理试卷(学生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