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1采面作业规程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织金县金龙川煤矿 11601采煤作业规程 2015年9月 第一章 概 况 3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 第二节 预计开竣工时间及工期 3 第二章 地质说明书 3 第一节 采面布置图 3 第二节 煤层赋存特征 5 第三节 地质构造 6 第四节 水文地质 6 第三章 采 煤 方 法 7 第一节 采煤工艺 7 第 二节 设 备 配 置 12 第三章 顶板管理 13 第一节 支护设计 13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15 第三节 回采巷道及端头顶板管理 21 第四节 矿 压 观 测 23 第四章 生 产 系 统 27 第一节 运 输 系 统 27 第二节 通风系统 29 第三节 瓦斯管理及监测监控系统 32 第四节 综合防尘、防灭火系统(附图) 35 第五节 压风自救系统(附压风自救系统图) 37 第六节 排水系统(附排水系统图) 37 第七节 供电系统 39 第八节 通 信 照 明 系 统(附图) 39 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1 第一节 劳 动 组 织 41 第二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1 第六章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43 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80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一、工作面的位置 11601采煤工作面位于采区西部,西部为原龙凤煤矿采空区,东部、北部均为未布置,南部为西翼皮带运输巷。工作面底板最高标高为+ 1405.78m,最低标高为+1400.48m,工作面走向长(平均)110 m,倾向平均长128m,可采面积为14080m2。 二、地面相对的位置 该工作面对应地表为山坡耕地。地势西高东低,地表无建筑物及保护物地形比较平缓,无大型冲沟及河流。地面标高为1596~151521m范围内,地面与该工作面高差约191米。 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由于11601采煤工作面距地表垂深在191米之间, 地面周围无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故对地表的影响不大。 第二节 预计开竣工时间及工期 一、预计开竣工时间 11601采煤工作面预计2015年9月26日开始回采,2015年12月26日回采结束。 第二章 地质说明书 第一节 巷道布置图 见附图1 第二节 煤层赋存特征 一、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底板岩性特征 顶板:以碎屑岩为主,多数为粉砂岩,少数为细砂岩,以泥质、钙质胶结为主,厚度变化大,一般厚度约5米,其上为一层钙质细砂岩,底部常见一层厚约0.4米的菱铁质灰岩或生物泥灰岩(辅标)。底板:以钙质细砂岩为主,部分为粉砂岩,一般厚度约5米左右。 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顶板的物理力学性质,因岩石及其胶结状况而异,与埋藏深度有关。顶板碎屑岩一般胶结好,结构较致密,以钙质胶结为主的稳定性好。粉砂岩抗压强度最高(999kg/cm2)、砂质灰岩仅676 kg/cm2。抗拉强度:细砂岩(31 kg/cm2)又高于粉砂岩(7.4~22.0 kg/cm2);泥质胶结的一般层理发育,易沿层面剥落。菱铁质泥灰岩、生物泥灰岩一般发育裂隙,尤其前者因为坚硬、有裂隙,受力易碎裂,又因多成薄层状、透镜状存在,更易于呈团块状脱落。顶板岩石在埋藏浅的地段有构造裂隙,多为方解石半充填至完整充填,深度裂隙一般不发育。 伪顶质软,层理发育的易呈片状剥落,层理不发育的易成菱形碎裂,一般不好管理。因此,采M16煤层时对其伪顶的管理须十分重视,否则会影响煤的质量。 直接底板一般含粘土质者,遇水很少膨胀,粘土质泥岩则可塑性与膨胀性,易产生底鼓。泥岩下为粉砂岩或细砂岩,是17煤层顶板。 二、煤层情况 1、本工程煤层为16#层,黑色、半暗型至半亮型、块状煤,由亮煤和半亮煤组成细条带状结构。 2、根据11601运输巷和11601回风巷实际揭露资料分析,16#层煤厚2.0~2.5m,平均厚度2.25m,煤层走向为292°- 296°,平均为294°;煤层倾向为22°~26°平均为24°;倾角为6°-8°,平均为7°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根据11601运输巷和11601回风巷实际揭露综合资料分析,本工程掘进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该工作面推进不受断层影响,由于顶板破碎易片帮掉顶,所以回采过程中,加强顶板和巷道帮支护管理,防止片帮掉矸伤人。 第四节 水文地质 该采煤面上覆无强含水层,周边无采空区和废弃老巷积水,在巷道掘进时已对周边30m范围内的积水情况进行探放,均未探到任何积水,所以在回采期间无水害威胁。 一、煤层的厚度 根据实际揭露得知,煤层最大厚度为2.5m,最小厚度为2.0m,平均厚度为2.25m,煤层厚度较稳定。 二、煤层的产状 煤层走向292°~296°之间,倾向22°~26°之间,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