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温 病 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 A.朱肱 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 D.脉数 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 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 A.卫分 B.气分 C.营分 D.气营 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 A.阳明腑实证 B.胃阴大伤 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 A.银翘散 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 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 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 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 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 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 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 A.喻嘉言 B.吴鞠通C.刘河间 D.俞根初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 ) 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 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 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 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 A.昏蒙 B.脘痞C.痉厥 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 ) 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 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 A.吴鞠通 B.王孟英C.叶天士 D.薛生白 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 A.地理环境 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 A.肺卫B.卫气 C.阳明 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 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 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火 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伤暑全书》 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 A.薛雪 B.叶桂 C.吴鞠通 D.王孟英 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 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 A.酸寒B.咸寒 C.苦寒D.甘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