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太”思想的起源.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以太”思想的起源

一 “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弥漫在宇宙空间的物质,它没有质量,看不见,摸不到,却无处不在。“以太”设想对后世的物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17世纪的笛卡尔是一个对科学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他最先将“以太”引入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在笛卡尔看来,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媒介物质来传递,而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因此,空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它被“以太”这种媒介物质所充满,“以太”虽然不能被人的感官所感觉,但却能传递力的作用。 这一思想得到了牛顿的认可。虽然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但是他和笛卡尔一样反对超距作用,并承认“以太”的存在。在牛顿看来,“以太”不是单一的物质,因而能传递各种作用,如产生引力、电、磁等不同的现象。 但是,当“以太”理论涉及到光学领域的时候,物理学界却产生了各派之间巨大的分歧和争论。 二 光的波动学说产生以后,“以太”被作为光波的荷载物同光的波动学说相联系。光的早期波动说认为,任何形式的波都是通过荷载物的振动传播的,如声波是利用空气这种荷载物的振动传播的,水波是利用水这种荷载物的振动传播的,同样光波也必须利用某种荷载物的振动来传播,这种光波的荷载物就是“以太”。光的波动说的代表人物惠更斯提出,荷载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通常的物质之中。 但是,这一理论遭到了牛顿的反对。牛顿认为“以太”可以传播振动,但“以太”的振动不是光。由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因此牛顿认为光的本质特性是粒子性,并且不同意光的波动说,因为当时波动理论不能解释光为什么会直线传播。 伴随着这种分歧和争论,关于光的传播规律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三 “以太”理论认为光波实际是绝对静止的“以太”物质的横振动,也就是说,光波的传播需要一个绝对静止的参照系,这个绝对静止的参照系就是“以太”,而在其它参照系中所观测到的光速,应该是“以太”中的光速与该参照系相对于“以太”的速度的矢量差。 1887年,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和爱德华-莫雷进行了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来验证“以太”理论是否正确。 实验过程如下:半反射镜M与两个全反射镜M1、M2的距离相等,且MM1与MM2互相垂直。由光源S发出的光线在半反射镜M上分为两束,一束透过M,被M1反射回到M,再被M反射而达目镜T;另一束被M反射至M2,再被M2反射回M而直达目镜T。实验结果显示,在目镜T中观测到了两束光的干涉效应。 当时迈克尔逊和莫雷在做该实验时,除了按照上述初始装置观察到干涉条纹外,还将装置转动了900,观察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需要强调一下的是,这里仅仅讨论在初始装置下能够观察到干涉条纹这一事实能够说明什么,而暂不讨论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 四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地球参照系下的光线MM2M始终沿垂直方向。按照“以太”理论,“以太”的横振动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应为,则半反射镜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为 。因此,地球参照系下的光线MM1M和光线MM2M分别对应的“以太”的横振动应沿下图所示方向传播。 由上图可知,地球参照系下的光线MM1M和光线MM2M分别对应的“以太”的横振动最终应成的角度,因此它们不可能同时进入目镜T形成干涉。 显然,“以太”理论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事实相互矛盾,因此“以太”理论是不能成立的。这就是为什么前面强调暂时不讨论实验装置调转前后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因为判断“以太”理论的正确与否其实可以很简便,即只要按照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初始装置在地球这个相对于“以太”运动的参照系中实现了两束光线的干涉,就可以立刻否定“以太”理论,而无需再计算和观察实验装置转动900后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 五 因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干涉条纹的出现,“以太”理论随即被否定,因此重新研究光的传播规律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的光线MM1M和光线MM2M能够实现干涉,实质上说明了地球相对于真空的运动对光线的传播路径没有影响,两束光线应相对于光源(地球)的速度均为c。即在地球参照系下光相对于光源以速度c发出,经过镜M反射和透射后形成MM1M和MM2M两束光,而后仍然相对于镜M以速度c分别向右和向上传播。 如果情形果真如上述分析,那么根据相对性原理,光相对于真空的速度应为光的发射速度c与地球相对于真空的速度v的矢量和。但是,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恒为 。显然,上述分析与麦克斯韦方程对真空中光速的定义之间是矛盾的,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真正要求解决的问题。 六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否定了“以太”理论,但却揭示了相对性原理与麦克斯韦方程之间的矛盾。于是,当时的物理学界产生了“光速不变”假设,该假设认为光速与光源的运动无关,即主张光相对于光源速度为c,虽然光源相对于真空速度为v,但光相对于真空速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